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北京:跨越14年见证荣耀“双奥之城”一起向未来

时间:2022-03-14 09:22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3月13日晚,伴着《雪花》动人的旋律,“大雪花”造型的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见证“双奥荣耀”的“鸟巢”,以温情和激情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画上圆满句号。

从2008到2022,从梦圆奥林匹克到再度携手,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未来”,跨越14年,北京圆满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

历史选择了中国,时代造就了“双奥之城”,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丰富了北京的城市底色。从夏奥到冬奥,北京用奋斗与超越续写出新的传奇。

筹办做“简”法 打造奥运遗产传承新标杆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我滑过的最好的场地!”这个让许多选手点赞的场馆是冬奥历史上滑雪大跳台项目首个永久保存的竞赛场馆。一改被拆除的“国际惯例”,这背后有笔“经济账”。未来,这里将变身体育主题公园和创意园区,为大众服务,不仅让冬奥遗产“活起来”,还要“火起来”。

事实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的过程中坚持做“简”法,勤俭节约,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最大程度减少浪费。不搞大规模建设,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场馆,既要满足赛会要求,又着眼赛后利用,真正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国家体育场‘鸟巢’成为唯一举办‘双奥’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场馆,充分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设计主持人李兴钢说。

北京:跨越14年见证荣耀“双奥之城”一起向未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京城建集团供图

北京2022年冬奥会,李兴钢担任延庆赛区总规划师和总设计师。“很多雪上项目都很小众,对于这些场馆,如果赛后再去想如何可持续利用就晚了。”李兴钢说,延庆赛区的赛后利用规划和设计首先要具备服务全民健身的功能,在非雪季还要考虑多种经营方式。比如,山地场馆可以规划开发滑草、徒步、攀岩、山地自行车等山地户外项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可以继续举办国际高水平赛事,并对公众开放,在非雪季还可开发旅游观光等项目。

北京:跨越14年见证荣耀“双奥之城”一起向未来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北京市重大项目办供图

同样遵循“‘简’法”理念,北京赛区大部分场馆,都是在现有场馆基础上改造而成,如“冰立方”就是“水立方”创造性变身而来。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场(冰立方)设计总负责人郑方与“水立方”同事一起组建科研团队,采用钢框架结构+预制砼板作为场地基层,“水立方”实现“水冰转换”,中国方案获得成功。

2008年奥运会时,郑方主持设计了两个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和射箭场。冬奥会来了,曲棍球场和射箭场场地被再利用,“变身”国家速滑馆。

郑方表示,奥运场馆设计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2008年时的理念重视打造地标建筑,如今考虑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策略,表达对环境和未来的关注。”郑方说,国家速滑馆之所以采用全冰面设计,就是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为适应多种需求的群众性健身提供硬件支撑。在满足赛时、赛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为节省成本,国家速滑馆的平面轮廓和空间体积都被控制在最小、最紧凑的程度。

筑牢安全墙 用精心举措换来安心体验

“在北京,我觉得超级安全。”“每天的核酸检测很方便,不到10秒就能做完,这一切让我感觉非常安全,整个防疫都做得特别到位。”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不断有运动员为防疫政策点赞,他们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安全。

面对疫情防控,保障冬奥会参赛人员的健康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既要确保冬奥工程建设安全,又要保障赛事组织运行安全,还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严格执行《防疫手册》,采取严格的闭环管理政策,彰显了“以人为本”理念。

“对于疫情防控,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这是首旅工作人员李师傅总挂在嘴边的话。首旅酒店集团及北京饭店承担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嘉宾服务,李师傅表示,在日常要全面做好消杀、健康监测等工作。团队针对开幕式当天服务保障任务,进行了多次推演和踏勘,制定了严格的防疫规则,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充分借助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冬奥会期间,各大场馆入口、运动员通道、电梯间、餐厅等均布置感应式消毒装置,伸手即可进行手部消毒,专业消杀人员定期对场馆各个角落开展环境样本采集和消杀,数字人民币也在冬奥场景应用,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墙,保障了赛会和社会面安全平稳运行。

北京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将闭环内传播风险控制在了最低水平,阻断了疫情向社会面“外溢”,在有观众观赛情况下实现了“零感染”。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