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重庆巫山:“乡厨”赛出“生态+非遗”增收路

时间:2023-09-30 12:06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

一场秋雨,满院清新。近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宝子滩居民点,炊烟袅袅、鱼香四溢——50多名村民分成四组,正在进行着“乡厨”比赛。

比赛除了现场烹饪市级非物质文化“巫山烤鱼”,还要比赛砸核桃、剥玉米等农活……村民们争先恐后、踊跃参与。在他们看来,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团乡邻和睦、乡村和美的氛围。

这是一场在丰收季节举办的特别赛事,由柑园村的村民自发组织。

培训引发的比赛

柑园村是曲尺乡的脆李种植大村,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就达到4700亩。今年,巫山脆李丰收,该村脆李产值达7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870多户,户均收入8万元左右。

“脆李一般在7月底就销售完,当下正是农闲时期。”村党支部书记蔡萍称,眼看着村民“无所事事”的样子,她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于是,主动联系上了县就业和人才中心,决定在村里开办几期“烤鱼培训班”,让村民静下心来,多学一点致富技术。

9月16日,柑园村第一期巫山烤鱼培训班开班时,就来了50多名村民报名。让原以为没几人来参加培训的蔡萍大吃一惊:“来的人都是村里的脱贫户、种植大户、农家乐老板和有意愿开办农家乐的,他们也正愁农闲没有事,想‘充充电’呢。”

经过几天培训学习,有些村民找到蔡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

“行。既然你们想展示,我们就办一次厨王比赛,看谁学得最好。日子就定在25号的结业典礼上。”

蔡萍说,近年来,柑园村以脆李、柑橘产业为支撑,在鼓起村民钱袋子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了村容村貌和村居环境整治,建起了美丽乡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赏花摘果。为此,村两委瞄准了乡村旅游“大蛋糕”,制定了“产业+乡村旅游”农旅融合发展的目标,“组织技能培训,举办乡厨比赛,都是为凝聚村民发展信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基础。”

赛出增收新路子

村民刘长国学得很认真。他从2018年第一届巫山李花节开始,就在柑园村开起了农家乐。当时生意很好,前来看李花、摘脆李的客人让他着实挣了一把。

后来,随着周边农家乐越开越多,加上别人的菜品更加丰富,刘长国农家乐的生意一直下滑。听说村里举办烤鱼培训班,他第一个报了名。

“今天要露一手,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在烤鱼比赛中,作为一号台的主力,腌制草鱼、制作调料,刘长国都一丝不苟。

虽然他种植的5亩脆李和3亩柑橘,一年能收入8万多元,但刘长国说,“学好了厨艺,农家乐要继续开下去。”

柑园村2组的李先红、李永富,每年的脆李、柑橘收入加起来也有5万元左右。农闲时,她们会相约一起外出务工。现在,参加培训后有了新的打算:“即使开不成农家乐,也能在村里的农家乐当上大厨,离家近,有收入还能照顾果树。”

与她们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刘长斌、向平菊夫妇和彭文朝等。“学好了一门技术,就掌握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子。”

据了解,如今,柑园村已有农家乐3家,正在筹建的2家,有意愿的还有10余家。

催生“花果旅游”品牌

“以一村作示范,再推广到全乡。”曲尺乡党委书记卢家庆对柑园村举办的“乡厨”大赛持支持态度。

他说,截至目前,曲尺乡已种植脆李2.1万亩,实现产值2.4亿元左右;种植柑橘1.8万亩,实现产值1亿元左右,在产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之路。同时,通过和美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民宿、农家乐,一个“以山水为景、以花果为媒”的农旅融合产业逐步完善。

卢家庆表示,通过乡厨比赛,不仅为乡村培养了更多的技术人才,还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动力。下一步,他们将联合县餐饮协会,研发具有曲尺特色的香辣陈皮烤鱼、泡椒脆李烤鱼,打造生态与非遗文化融合的“水果+烤鱼”品牌,并持续推广乡厨比赛模式,以“巫山脆李”和“巫山烤鱼”为媒,以村民增收为目的,以一产带动二产,催生三产,将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让百姓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

作者:卢先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