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专盯市民“急难愁盼”北京“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2)

时间:2021-07-15 09:54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拿头号议题房产证办证难来说。仅2020年,12345热线就接到相关投诉8000余个。市规自委主动向前一步,动员各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发动街乡镇力量逐个小区摸排,结果显示全市存在住宅类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问题项目900余个,涉及房屋50万余套。

  市规自委承担“首接负责制”,市高院、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税务局、市国资委、北京银保监局、各区政府等均作为成员单位,加入市级联席会议,明确各方职责,最大限度整合资源。

  各级党员干部也带头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民生,不仅问需于民,更重要的是体验市民的“急难愁盼”,有效解决市民诉求,避免坐在办公室里“拍脑门”。

  夏日傍晚,延庆区张山营镇东门营村东侧的步道平整干净,精心铺设的石子路绵亘蜿蜒,不少村民在此散步遛弯。“你看这灯多亮堂,路多好走。”正在散步的村民赵大爷笑着说,“现在有灯照着,再也不怕磕着碰着了。”

  这步道,以及明亮的路灯,都是基层干部用脚“走”出来的。

  起初,步道没有安装路灯,晚上运动,很不安全。

  今年路灯问题被列入“每月一题”后,张山营镇党委组织委员王晓伟带领包村干部一步一步地走,往返多次测量整条步道的长度,详细了解步道两侧环境、计算需安装路灯数,以及路灯每日预计用电量等相关问题。最终,在步道两侧安装了100盏路灯,不但照亮了步道,也温暖了村民的心。

  与此同时,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眼睛向下”“脚步向前”,从过去坐在办公室看“转播”到合力现场“直播”,作风明显转变,形成了市区各部门围着街乡转、街乡围着社区转、党员干部围着群众转的良好氛围。

  “遇上烦心事,请您‘朝我说’。”这几乎成了朝阳区党员干部的口头禅。在今年“每月一题”老旧小区改造中,潘家园街道工委、松西北社区党委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摸清北一小区三家物业公司各管各的、公共区域没人管的现状。

  整整三周,社区党委挨家挨户征求600户居民意见,整理出停车、维修、绿化等五大类29个需求。如今,小区门口贴上了改造方案和效果图,居民进出总爱多看几眼。

  主动担责,打破责任盲区;合力推进不再互相推诿;亲身体验,精准施策……“每月一题”改变着市、区、街乡镇三级的办事风格,深入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从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实现了政府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专盯市民“急难愁盼”北京“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

  海淀区科南中心的居民拿到盼望已久的不动产权证。 本报记者 吴镝摄

专盯市民“急难愁盼”北京“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

  大兴区枣园小区引入社会资本改善公共活动空间。 本报记者 吴镝摄

  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为“硬骨头”找准解决路径

  作为接诉即办的延伸,“每月一题”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局限于一事一办,而是举一反三、打包解决,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形成具体的办事路径,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以前能证明房子的就是拆迁时给的一张‘粉票’,这张薄薄的复写纸在手里都快攥烂了。现在拿到大红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前不久,通州区宋庄镇六合村村民关秀兰和首批138户村民捧着盼了近十年的房产证,开心得不得了。

  六合村属于保障性住房,2013年5月,村民陆续办理入住,取名六合新村,两个大院共14栋楼1650套房屋。但迟迟拿不到房产证,乔迁之喜渐渐变成了“糟心事儿”,甚至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原来,拆迁时按当时标准收取了村民的公共维修基金,后来市住建委出台了新政,导致该项目公维基金上交时存在资金缺口。

  在“每月一题”机制推动下,通州区历史遗留项目专班接手,协调宋庄镇政府、区住建委、区公积金中心等部门,最终区财政出资补齐了公共维修基金缺口。

  办证难决不能让百姓买单。本着“尊重历史、无错优先、违法必究”原则,本市制定相关政策,把开发建设单位与购房人的责任分开。《关于印发切实解决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等5个政策文件已出台实施,确保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同时,防止违法违规问题“搭车”,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对未履行责任的开发主体有错必纠、依法追责。在建新建项目坚决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目前,本市已解决6.98万套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比原计划超额解决1.98万套。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