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专盯市民“急难愁盼”北京“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

时间:2021-07-15 09:54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

  本报记者 任珊

  刚办了健身卡、美容卡,商家却卷钱跑路,预存的钱追不回来;

  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问题没着落,项目就此搁置;

  合法手续买的房子,房产证迟迟办不下来;

  ……

  搁以前,这哪一件,都是难办的“糟心事儿”。今年,这“糟心事儿”有人给办了,而且效率还挺高——6个月,6.98万套房屋不动产登记难题解决;400个老旧小区被纳入改造清单;8539名劳动者领到欠薪1.04亿元……

  精准锁定“糟心事儿”,这多亏了12345的民生大数据;有效解决“糟心事儿”,则得益于“每月一题”的精准施策。

  本市把“接诉即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抓手,用12345民生大数据筛出12类、27个市民的“急难愁盼”,以“每月一题”集中攻坚,精准施策,不仅寻找啃下“硬骨头”的创新方法,而且举一反三,综合治理,形成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的政策措施。

专盯市民“急难愁盼”北京“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

专盯市民“急难愁盼”北京“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

  从“接诉即办”到“主动发现” 12345大数据筛出27个“硬骨头”

  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到“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再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接诉即办为市民解决了不少烦心事。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是利益纠葛复杂,或是痼疾顽症,解决难度大,拖延时间长,不少市民已对解决问题不抱希望。这严重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接诉即办迫切需要新的机制和方式,攻坚克难。

  “我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我”。

  于是,一场主动发现市民“急难愁盼”的“筛查”开始了。

  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日均接到3万余个诉求,积累了大量的民生数据,为精准锁定市民“急难愁盼”奠定基础。

  2020年,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受理1103.94万件群众来电,疫情防控、市场管理、公共服务、住房、医疗卫生、城乡建设、交通管理等主题排名靠前。

  每一个主题中,又都有不同的具体问题。

  例如市场管理类,全年98万件来电,54.1万件涉及网络交易,占55.25%;10.2万件涉及预付式消费类。

  住有所居类,全年61.2万件来电,超过10万件以上的问题依次是房产中介问题(14.8万件);小区配套问题(14.4万件);房屋修缮问题(12万件)。

  ……

  层层“筛查”,“房产证办证难”“预付式消费退费难”等12类主题、27个市民“吐槽”最集中的问题,被精准锁定。

  “这是27个难啃的骨头,各有各的难。”市委深改委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直言,比如有的问题许多部门都能管,但涉及权属交叉的又没人管;有的涉及现行政策法规或制度标准,只能用改革方法破解;还有的问题盘根错节多年,非短时间能见成效。

  怎么办?

  “每月一题”机制应运而生。在市委深改委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形成了市主要领导每月专题研究、分管市领导调度、一个市级部门牵头主责、各区和配合单位分层次调度的协同机制,分类施策、标本兼治,滚动推进,全程督办。

  “每月一题”并非每个月只解决一个问题,而是27个问题同时部署,整体推进。各区也梳理本区域内居民反映突出的民生诉求,形成“27+X”的重点民生诉求清单,更精准地“筛查”市民“急难愁盼”。

  从看“转播”到合力“直播”政府部门主动担责打破责任盲区

  “我为群众办实事”,到底应该怎么“办”?

  “为群众解难题,单靠街镇社区使劲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位街道干部坦言。

  面对筛查出的“急难愁盼”,全市各部门统筹联动,合力破解。

  “每月一题”的12类主题、27个问题明确了12个主责单位和50余个配合单位,同时实施首接负责制,倒逼相关委办局主动承担责任。这意味着,不再有责任盲区,各单位不能再“踢皮球”。

  每个部门都有一套“一方案三清单”,明确职责和任务。“解决方案”包括问题解决措施;“任务清单”细分到全年每月任务,“责任清单”厘清各部门的职责,“政策清单”要说明今年拟出台的政策。“一方案三清单”今年共设定了603项工作任务,拟出台60多项政策,截至6月20日,完成率分别已达58.2%和57.6%。

  与此同时,区级也制定了具体问题解决计划,市、区、街乡镇形成条块结合、上下协同的工作合力。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