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 福建宁德:育出良种苗 养好“致富鱼”

单志强 王婷婷

时间:2024-01-19人气:

宁德大黄鱼种业创新有力

育出良种苗 养好“致富鱼”

新年伊始,福鼎市加快推进“鼎鱼计划”。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福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朝新格外忙碌,与闽东水产研究所一行共同挑选大黄鱼优质苗种。

“我们与厦门大学达成初步合作,前期由我们从去年培育的100万尾鱼苗中挑选出2000多尾优质苗,再由他们提供科学技术支持,通过基因测试,分析品种长得快的原因,选择好的亲本进行培育,从而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王朝新说。

科技兴渔,让“蓝色粮仓”更殷实。作为“中国大黄鱼之都”,福建宁德顺应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不断攻克难关,为规模化养殖、质量养殖保驾护航。

驯养开头难,与时间赛跑

宁德大黄鱼养殖产量何以能占到全国的八成?种业创新,是一把“金钥匙”。

宁德拥有中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自古以来就是大黄鱼生长繁殖之地。昔日,一到产卵季,在官井洋不时可听到大黄鱼悦耳的“咕咕”叫声。

可谁也不曾料到,到上世纪70年代,过度捕捞大黄鱼越冬群体导致资源枯竭,传统的产卵渔场已形不成鱼汛。

能不能以人工繁育拯救大黄鱼资源?怀揣这一梦想,被誉为“大黄鱼之父”的刘家富于1981年底申请从连江调到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虽然研究前景不被看好,可他和项目组一起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于1985年7月成功实现产卵场人工授精,在室内育出大黄鱼苗7343尾。

两年后,应用野生幼鱼保活驯养培育的亲鱼实施人工催产,他们获得1万多粒受精卵,成功育出100余尾鱼苗,宣告大黄鱼全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

“从半人工到全人工,我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刘家富回忆道,在宁德地委的支持下,1990年终于成功育出104万尾鱼苗,完成全人工规模化育苗的省部级“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使大黄鱼驯养之举终成现实。

优中选优,鱼苗迭代活力足

腊八节前夕,记者走进依山傍海的福鼎,只见这里的海域水质通透性强、养殖区域水体大、天然饵料丰富,是大黄鱼的绝佳栖息地之一。

“最开始是佳阳畲族乡育苗户买进闽粤东族大黄鱼苗养殖成功后,我们再从他们手上买来,作为种鱼在文渡基地进行培育。”王朝新介绍,该基地是当地育苗的萌发地。

2006年,在其他地区都在培育鱼苗“统货”的时候,福鼎开始有意识地在养殖海区内挑选一些大规格“鱼母”,以“两年一代”的模式,更新迭代,培育出更大的鱼苗,销往霞浦等地,逐步打响招牌。

然而,经过几代培育,单一品种的近亲繁殖问题开始显现:选择少、条形差。随着收购商的要求越来越高,倒逼着大黄鱼种苗培育进一步升级。福鼎将目光投向新品种鱼苗,引进条形更佳的岱衢族大黄鱼苗,开展杂交培育。

效果显而易见:条形好,口感佳,是个良好的品种补充。特别是鱼苗当年养殖重量从150克增加至250克以上,养殖两年的成品鱼重量从1斤增加至1.5斤,更加坚定了当地育好苗的信心。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海上养殖设施也在加速转型升级。2016年,王朝新就带领团队在福鼎市台山岛成功采用10口新型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大黄鱼苗。2018年开始,宁德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福鼎海上的木制小网箱整改成大网箱,布置更加科学规范,水质更加清洁。

为进一步提高育苗成活率,一场场“革新”接踵而至:开展苗种暂养、中草药制剂抗病、膨化饲料替代冰鲜饵料、控制养殖密度等试验,实现多品种鱼类养殖技术提升;育苗方式从清水培育改为浑水培育,避免鱼苗因黏液黏结造成缺氧;引进自动投饵喷枪替代人工投饵,减少人力成本;引进海水源热泵替代传统燃煤锅炉,为大黄鱼苗安上“恒温空调”……

“有了技术支持,育苗率不断提升。去年,我们场培育的大苗,长6至8厘米,产出1亿尾,预留700万尾从沙埕港内向港外拓展养殖。”育苗户郑顺利说。

优中选优,有质有“智”。“我们还与省水产研究所、省际良种场合作开展良种扩繁,选育了6000多万尾良种进行养殖;与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试验免疫增强剂在大黄鱼培育中的运用,持续提高成活率。同时,重点跟进福建省种业创新项目在福鼎设点工作,开展大黄鱼苗保种研究,将不同抗逆性、抗病性、体色的种苗保存下来。”王朝新说。如今,福鼎共有36家大黄鱼育苗场近15万立方水体,年培育大黄鱼苗种15亿尾,占全国50%以上。

自主创新,焕发种业“芯”动力

福鼎市沙埕港畔,10万尾大黄鱼抗病新品系鱼苗在水中欢快畅游。这里是福鼎与科研院校合作的又一试验点。

每年秋末、春初,是大黄鱼群“白点病”的多发时期,也是养殖户们最头疼的时候。大黄鱼群一旦感染,损失惨重。

为破解发展难题,宁德市依托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在宁德大黄鱼育种基地反复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并于2018年底运用基因大数据技术,成功筛选出具有抗“白点病”能力的大黄鱼亲鱼。

这一招见效了。紧接着,联合育种团队又陆续完成“宁芯1号”“宁芯2号”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研发,“宁芯3号”液相育种芯片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大黄鱼基因组育种全面“芯片化”。

秉承开放理念,宁德将“宁芯”系列芯片共享给国内大黄鱼遗传育种科研单位和企业。目前,已有9家科研院所和企业使用“宁芯”,累计完成上万份大黄鱼样本基因型分析。

从“芯”开始,现代科技让大黄鱼有了好基因,也有了成长好环境。中国渔业协会大黄鱼分会会长尤信铃深有感触,借助信息化手段,大黄鱼育苗和养殖已从“凭经验”到“看数据”。

大黄鱼种业创新,慢不得,也急不得,呼唤“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比如,群众摸索出来的不究血统、只认优秀的选育方法效果很好,但其机理尚未从基因学方面予以破解,这说明科研仍在路上。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将在宁德加快建设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和种质创新研发平台,汇聚一支高水平的水产育种研发团队,重点围绕大黄鱼开展良种选育和种业科技创新。

从“畅游”到“上岸”,如今,宁德正下大力气高标准建设全国大黄鱼原良种培育中心、养殖中心、加工中心、交易中心、大数据中心和文旅中心。

责任编辑:牟俊

来源: 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种好 北京市 藤县 第一届 城市 湖北省 三季度 2例 乡村 企业 肥料 千亩 农牧业 描绘 中心 主体 攻关 疫情 农业 白山市 合格率 今年 集约化 科学 人员 振兴 宿州 废弃物 建言 这样 总书记 美好生活 强调 开展 河北 专家组 服务 召开 城管 打造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