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吕梁山上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3-07-25 17:19人气:来源: 山西日报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吕梁山苍翠葱茏,生机勃勃。从黄河岸边到汾水之滨,一座座美丽的村庄环绕在绿水青山之间。田野里的庄稼、大棚里的食用菌、圈舍里的牛羊和山坡上的经济林,让脱贫后吕梁农家的日子更加殷实。
  吕梁曾经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是山西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集中攻坚,吕梁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吕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紧紧围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大力弘扬吕梁精神,把转型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作为主要任务。用好“造林专业合作社”创新成果,推进农业保险全覆盖工作,大力发展八个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持续做强“吕梁山护工”品牌,充分发挥吕梁民营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倾力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展新一轮“百企带百村”行动,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企业参与、联农惠农乡村振兴模式。吕梁山上展现出了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产业兴旺 致富路宽

  仲夏时节,临县城南湫水河岸边的前青塘村里,大片大片的芦苇林随风摇曳,古朴的村庄里,街巷整齐,处处弥漫着清甜的粽香味。
  在青塘红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不停地念叨着“三片苇叶三颗枣,一百克糯米不能少”的顺口溜。折粽叶、填糯米、裹粽子、扎马莲,一个个鲜绿的粽子快速成形。再经过智能化控温和自动化监测,粽子便蒸煮成熟。经过机械包装后,便完成了生产。
  “包一个粽子能挣两毛五,手速快的人一天能包1400个左右,一个月就能挣7000多块。”女工们一边干活,一边聊着自己的收入。公司负责人刘国锋介绍,厂里大约有200多个工人,大部分都是周边村镇的妇女,每年到了端午旺季时还会招一些临时工前来帮忙。“一边照顾家,一边还能挣到钱,村民们的生活简直是乐开了花。”前青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新文高兴地说。
  提起村里的粽子产业,张新文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这里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叫‘青塘的苇子,刘家庄的汝子。’这里的苇叶品质特别好。可数百年来,上好的苇叶却没能给青塘人带来美好的生活。”张新文感慨,2014年以前,全村794户村民中,就有3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返乡青年张新勤创办了村里第一家粽子生产企业后,小小的粽子才逐步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新产业。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大大小小的粽子加工作坊140多家,2600多人从事与粽子相关的工作,产值达到1亿多元。目前,青塘粽子已经远销北京、上海等10多个省、市。在青塘粽产业的带动下,临县已逐步形成了红枣、枣花蜜、优质粽叶、粽绳、芦苇画的生态产业链。小小的粽子不仅将前青塘村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了产业优势,还为曾经的贫困山村开辟了一条充满光明前景的致富之路。
   2022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前青塘村凭借“粽子”成功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名单,并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如今的前青塘村在粽子产业的带动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初步形成了集采摘观光、游玩娱乐、民宿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旅模式。2022年,在《吕梁市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临县青塘粽被列入县级专业镇培育计划中。“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力争把前青塘村打造成为中国北方粽子生产基地、中国特色古村落旅游胜地。争取让村民们家家户户有钱赚,每一个人都能有事做,让村里产业更加兴旺,村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张新文憧憬着。
  青塘粽子是近年来吕梁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吕梁市为进一步夯实农村产业基础,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推广应用了22个吕梁有机旱作农业标准,新制定水果、中药材等20个地方标准,新认定50个市级特色产业示范园;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打造2—3条生猪全产业链,生猪出栏产能达到600万头,规模以上养殖场突破1200户;加强红枣、核桃、沙棘等标准化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牛羊标准化养殖场50个;同时,夯实“一县一业”基础,打造兴县“山西小杂粮第一县”,加大岚县“土豆宴”系列产品研发力度;加快构建以“吕字号”区域公用品牌为主体的品牌体系,新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50个以上,形成了涵盖种植、养殖、食用菌和餐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体系。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夏日的午后,暑气逐渐消散。汾阳市栗家庄镇的党建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三五成群的围坐在绿荫长廊下的石桌上,下棋、喝茶、聊天。“现在的环境好了,村子里干净整洁,我们的心情也比以前舒畅了。”村民赵福友微笑着说。
  走在村里的街道上,宽阔平坦的道路、满目青葱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农房和整洁的农家小院,让人有一种置身田园的舒适与惬意。“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卫生间里安装了浴霸,村里都铺了下水管道,有清洁工负责打扫卫生,可干净哩!”老赵盘点着村里的变化。
  吕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吕梁市始终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农村改厕、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为重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乡村振兴之基。截至2022年,吕梁市共排查2013年以来问题厕所39590座,整改30496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自然村覆盖,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率达95%以上,3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建成。
  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也推动了精神境界的提升。“我们村里就有信访矛盾调解室,有什么不满意的事情可以去那里反应,我们坐班的镇村干部肯定会给出满意的答复。”汾阳市池家庄村敖坡组党支部书记任新海介绍。为了帮助村民化解矛盾纠纷,树立文明生活新风尚,村党组织充分发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轮值党建等平台,组织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砥砺初心使命,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同时,成立由包村干部、退职老干部、公安干警等组成的调解队伍,带信下访、深入农户,及时化解群众矛盾。充分发挥民主协商的工作机制,形成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党员教育管理、村民议事决策等16项制度和村务联席会议、监督反馈等6项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激励村民自觉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开创出基层治理新局面。“现在村里的矛盾少了,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也都规范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任新海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据吕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吕梁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移风易俗的意见》,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生动活泼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吕梁市还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设立村规民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绘制美丽乡村文化墙、评选表彰先进典型等方式,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通过落到实处的‘硬举措’和浸润人心的‘软手段’,文明乡风已经吹到了吕梁山区的每个村寨,吹进每个群众的心田。”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林强说。

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傍晚的阳光虽然已经失去了几分火热,但是耀眼的亮光依旧将整片的菇棚照得通红。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大棚,一袋袋码放有序的菌棒,一个个像小伞一样伫立的香菇……位于临县城庄镇的上百座香菇大棚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丽诗篇。
  “我们这个香菇基地能有现在的规模,都是这帮年轻后生带的头好。”临县城庄镇党委书记孟飞对基地里的年轻人赞不绝口。
  这批年轻人过去都是在外地经商和读书,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之所以愿意回到家乡创业和吕梁市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乡村人才招引政策密切相关。“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只有有了人才能带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才有希望。”孟飞说。近年来,吕梁市制定了人才回乡支持政策,从政策和待遇上,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创业青年、电商能手等人才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一时间,“人才回流”成为吕梁很多农村的一种潮流。
  小马坊村村民张卫卫是村里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他说,之所以愿意回来,不仅仅是因为乡土乡愁,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家乡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和蓬勃发展的巨大前景。张卫卫介绍,目前他承包了26座大棚,每座大棚里都种植香菇12000余棒。“除了统一的收购和销售外,我们还在网上建了自己的销售平台,效益非常可观。”张卫卫对自己的事业信心十足。
  无独有偶,创办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的张新勤也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经过8年的打拼,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浸大枣粽”如今早已声名远播,远销全国很多城市。在张新勤的带领下,青塘粽子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也先后获得了“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全国一村一品企业”“市级骨干龙头企业”等称号。“到2027年,我们的粽子年产量将达到3000万只,产值超过4亿元,届时将为临县的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张新勤欣喜地说。
  在汾阳市栗家庄镇田村,到村工作一年有余的大学生任静则早已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我们的特色农业园占地40余亩,共划为16个责任区,全镇所有到村工作的大学生一人一区,每个人都为自己责任田里的农产品‘代言’。”任静兴奋地介绍着眼前大学生特色农业实训基地的情况。
  去年6月,通过招考进入大学生到村工作队伍的任静被分配到田村担任村“两委”办公室主任。为了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在上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就走遍了田村每一处田间地头、每一个街头巷尾、每一条沟沟壑壑,并将每家每户的情况、需求都记录在村情民意笔记本中。任静介绍,近年来,以创建省级文旅示范村为契机,田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先后投资建设了田村亲子农场体验园、甜瓜采摘基地、禹河风光民宿、水上童话梦工厂等文旅项目。2022年,田村集体经济规模已经达到1000万元。“农村的工作虽然琐碎,但是能够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用来帮助村民致富,感觉很有成就。”任静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
  “农村是年轻人施展才干的广阔天地。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不仅要从工作、生活和情感上给予年轻人关心和关爱,更要让他们在干事创业中有自我实现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愿意扎根农村,为我们的乡村振兴汇聚更多的希望。”吕梁市市委书记孙大军说。(黄川川)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山西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