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云端直击│第一届“乡土文化赋能和美乡村”海峡两岸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3-06-26 18:47人气:来源: 咸宁新闻网

通讯员:黄绎霖 林珊 朱福全

6月24日,正值全国上下掀起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热潮,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福建省美丽乡村发展促进会、福建三农网、乡村云振兴平台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乡土文化赋能和美乡村”海峡两岸云端论坛在B站国仁乡建平台顺利召开,由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秘书长黄绎霖和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李丽君担任主持人。

/uploads/allimg/230626/1I93C403-0.jpg

本次论坛特邀海峡两岸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中国农民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启臻教授、中央党校刘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萧淑贞副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徐学教授、集美大学台籍学者林德福教授,以及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王小平、大地民谣负责人孙恒、福安爱故乡书院负责人缪光华等多领域的代表作为演讲嘉宾,旨在搭建海峡两岸乡村发展及交流平台,通过加强两岸乡土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分享经验、互相借鉴、促进民族认同感,并进一步推动两岸乡村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共同探索乡土文化赋能和美乡村的新路径和新策略。

乡土人才原本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专用名词,国际上也没有专门针对乡土人才的研究成果可参考,且国外学者主要注重在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温铁军教授的主旨报告以肯定本次论坛举办对海峡两岸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始:“本次会议恰逢其时,领导人在文化上发表了重要论述,把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是我国特别重要的发展趋势,生态作为命运共同体走入新的文明,其主要载体就是乡村。”他强调传统文化在和美乡村中的“守正创新”是敬天爱人惜物,资源开发、农耕体验、有机生产、休闲养生、教育文化、历史传承等多功能的社会参与式生态农业,带动市民下乡、农业进城是和美乡村的主要内涵。并用“屏南有亩田”有机大米的案例为大家分析如何唤醒消费者主动承担粮食安全责任,透过传承自然农耕方法,保护乡土文化从而赋能和美乡村。

朱启臻教授将他返乡四年从被乡亲们不看好到被乡亲们连连称好、从先鼓励乡亲们恢复自己种菜、到将民房变民宿再到以民宿产业推动特色产业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津津乐道。尤其是朱教授将他在家乡探索出来的“六微”行动模式分享出来时,让在线的三千多位乡土文化爱好者们赞叹不已!多数人不看好,就从少数看好的人开始行动——微社区,推动看好的人一起成立合作社——微组织;微信群、微景观、微田园、微场景,就这样步步为营地让家乡张坊镇大峪沟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萧淑贞副教授一句:“乡村振兴是中国人的一场集体修行。”发人深思,“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更能突显乡土文化和乡土记忆的弥足珍贵。”这句话一出更是让在线的乡土文化宣讲师们为自己的职业感到无比自豪。

徐学教授提醒大家关注:生态文明不仅是自然、山水湖河沙,还有人文,要有乡村社会的观念,人文生态圈是对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土地,对自己走过的生活的关注,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才有文明可言。

林德福教授认为在地人才培育最重要的是“挖掘与赋能”,而“外联内造”是乡村振兴的起点。

来自中央党校的刘忱教授为大家深入浅出分析乡土文化的意义,她认为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吹拉弹唱、跳舞照相”,它从来不只是娱乐和文旅以及文化经济,文化娱乐在实践中是一个治理路径,本身具有回应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美乡村是基于我国自古以来崇尚“和”的理念,农业生产讲求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农村生活讲求人心和善、以和为贵,村落民居讲求顺应山水、和于四时,而这种理念就来自乡土文化理念,刘忱教授的《乡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分享,将论坛推向高潮,评论区里听众的回应和讨论十分热烈。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些农村发展乏力,关键在于缺人才,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黄绎霖秘书长表示作为扎根在乡村的乡建人,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一定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秉持"三因"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推陈出新育好用好乡土人才,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让回乡的能人、返乡青年能留得下、能创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培育更多各方面能人为乡土文化复兴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为乡土文化人才的职称评价体系建设、论证贡献仙游方案。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咸宁新闻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