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密云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时间:2021-07-23 10:47人气:来源: 北京日报

  为守护好一盆净水,密云举全区之力保护好密云水库。

  上个月,《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正式施行。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正面清单”及其相关政策措施即将发布。

  密云是首都北京的生态涵养区,也是密云水库所在地。过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核心在于“转化”。怎么转?转向哪里?都没有现成答案。近年来,密云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被动执行保水任务到主动创造环境优势,努力写好保水护山的后半篇文章。

  是“压轴”,不是“垫底”

  首都北京,无人不知密云水库。

  上世纪50年代末,密云为建水库做出了巨大牺牲。耕地沉于库底,果树化为乌有,很多人告别祖辈生活的地方。

  京城“大水盆”的美誉绝无夸张。密云水库截断潮、白两河,蓄下洋洋碧波,环库岸线长达200公里,水域面积180平方公里。南水进京前,北京人每喝三杯水,就有两杯出自这里。直到如今,它仍发挥着重要的战略储备作用,对首都供水安全的保障举足轻重。

  这一池净水,密云爱得深、护得紧。也正因如此,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严重受限。

  上世纪80年代初,密云曾尝试发展水库旅游业、工业和采矿业,可项目还没建成投产,相关保护条例就出台了。一时间,全县50多个企业停办,100多个工业项目停止谈判,水库旅游业被叫停,投资约700万元的一座大型铁矿忍痛“下马”。

  那时候,生态和经济似乎是跷跷板的两端,翘起这头,就得压下那头,难寻两全之策。

  这些年来,京城在日新月异中飞速发展,这座偏居东北端的小城历经“撤县设区”,几十年如一日地抑制发展冲动,控制发展速度。1999年启动实施的《新世纪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首次提出保水和富民并举,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此后,林果业、旅游业发展得都不错,部分农产品打出“水库牌”,起到一定增收作用,不过仍然相当有限。

  “每次考核GDP,密云肯定是全市垫底的。”一位密云区的干部回忆说,全市每次召开区县会议,若是提生态,他总能一脸骄傲,可一说到经济,他恨不能把头埋进文件里。直到2005年,延庆、门头沟、平谷、密云和怀柔五区县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GDP考核的硬指标才被取消。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京郊山区发展的思路更清晰了。

  是年,房山和昌平的山区划入生态涵养发展区,五年后的新版城市总规中,这一名称调整为“生态涵养区”。两字之差,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强化生态优先的决心。

  不考核GDP不等于不要GDP,反而是更加注重绿色发展。2018年,本市建立起长效跨区域帮扶机制,“全市一盘棋”共同守护首都生态的思路逐渐明晰。在当年7月召开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在今天北京的城市空间格局中,生态涵养区的位置绝不是‘垫底’,而是‘压轴’”“不让保护生态的人吃亏”。

  今年6月,《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该项工作走向法治化、规范化、持续化。

  让“一分田”迸发十分活力

  中华蜂是一种濒危本土蜜蜂,体格小,对生态环境敏感,要食百花蕊,酿百花蜜,在很多地方都难成活。

  它们却在密云活得相当自在。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68.5%,春日的乡野百花怒放,绝大多数河湖水质达到地表二类,符合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标准。据统计,全区共养殖各类蜂群达12.35万群,占全市蜂群总量的45.2%,年产值超过1.2亿元。

  不过,一罐罐金黄甜美的蜂蜜并不是终点。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过去这些年,我们密云的农产品普遍产业链较短。农民一年到头苦干,可初级农产品的价格毕竟偏低。”在密云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方看来,“创新延伸农产品产业链,研发推出高端独一无二的好产品,才能充分体现生态的价值。”

  还是以蜂蜜为例,密云区引导企业研发了蜂蜜面膜、药用蜂毒、便携蜂蜜等产品。最近,密云区与西城区一家老字号店铺合作,生产的蜂蜜豆汁即将上市。

  密云的自然地貌特征被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可见耕地面积之稀少。如何在这“一分田”上下功夫,通过特色农业让它迸发十分活力,考验着农人的智慧。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