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建设首都教育强区 丰台教育开启“强基”之路

时间:2023-03-21 10:12人气:来源: 光明日报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 (鲍聪颖 黎雪 李洁思)“丰台将新增3.3万个中小学学位” “全区普高率提升至85%以上”“每年面向全国引进15名以上领军型教师”“每个街镇都有1至2所优质校(校区)” ……近日,丰台区全面启动基础教育强基工程”,对丰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了全面规划,力争到2031年,建设成为首都教育强区

明确量化阶段目标 全区“一盘棋”齐抓教育

“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育作支撑。”丰台区委区政府认为,基础教育强基工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区域倍增发展的战略选择。丰台区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全局角度出发,举全区之力,通过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构建人才培育体系,让孩子、家长愿意留在丰台学习、发展,筑牢发展之基。

建设首都教育强区 丰台教育开启“强基”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开学典礼。

据了解,丰台区基础教育“强基工程”以满足区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需求为中心,聚焦重点环节,系统谋划了基础教育发展的“三个一”和“三个都有”发展思路。

具体来说,“三个一”即培养一支名师引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具有丰台特色的教育教学品牌项目,建设一批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优质学校。“三个都有”即每个街镇都有优质学校,每所学校都有领军型教师,每名学生都有机会享受高水平的教育。

未来6-9年间,丰台区将以“强基工程”为抓手,逐步形成丰台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的新局面,最终实现建成首都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

根据计划,丰台区提出三个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全区教育布局将进一步优化,新增中小学学位23000个,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50%,普惠率保持90%以上,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8年,全区教育布局比较完善,累计新增中小学学位不低于30000个,义务教育迈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到2031年,全区教育布局全面完善,累计新增中小学学位33000个,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60%,普惠率保持92%以上,义务教育实现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基本实现。

“教育要改革,就要瞄准‘痛点’,敢碰‘难点’。搞好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丰台区委区政府指出。为此,丰台区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建章立制,设立60项具体任务清单,涉及37个委办局,各街镇、相关部门都将“强基工程”的任务纳入本部门重要议事日程,明确量化阶段目标,全区上下形成“一盘棋”齐抓教育的模式。

“十强学校”引领 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实现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是强基工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根据部署,丰台区将以“十强学校”建设为引领,加强丰台科技园、丽泽金融商务区、南中轴地区等重点功能区的学校布局,补齐河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短板,形成每个集群至少拥有1所优质高中、每个街镇均有1至2所优质校(校区)的教育发展布局。

笔者了解到,丰台区“十强学校”从东到西分别为:北京钱学森中学、北京十八中、北师大实验中学丰台学校、北京第五实验学校、北京十二中、丰台二中、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北京十中、民大附中丰台实验学校、人大附中丰台学校。

建设首都教育强区 丰台教育开启“强基”之路

2011年,方庄地区27个教育单位资源整合,建立了以北京十八中为龙头的方庄教育集群。

此外,丰台在全区构建了8个教育集群,210家教育单位实现集群内的协同发展;建立了16个教育集团,涵盖86所学校,全区约48%的学生享受集团化办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丰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表示,为进一步突破新发展阶段下区域教育深化改革的瓶颈,“强基工程”提出,要在巩固集群发展特色,深化教育集团建设的同时,健全学区制管理模式。学区制改革将成为丰台教育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的最新重要举措,在推动招生入学、资源优化配置、学校合作交流、干部教师轮岗、社会力量支持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此不断缩小学区、校际发展差异,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杨晓辉表示,以“十强学校”为引领,以“学区制+集群+集团”模式为重点,以“区域教育共同体+社会参与治理”为支撑,丰台区致力于打通教育发展模式全链条,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再升级。

每年面向全国引进15名以上领军型教师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