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联手破解就医难个性需求靠借力:创建无疫社区这些做法可借鉴(2)

时间:2022-06-01 11:30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

  不仅服务保障人的需求,宠物的合理安置也体现了人文关怀。海淀区友谊社区居民在最初接到隔离通知时,因为前往集中隔离酒店时间紧张,不少人曾因家中宠物无处安置而焦虑。

  专家建议

  北京疫情防控工作正逐步常态化,即将全面进入创建无疫社区(村)阶段。无疫社区(村)不是指“零病例”社区(村),而是常态化防控工作基本目标,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发现、管控到位、处置规范、服务保障有力。

(责编:孟竹、鲍聪颖)

  内外接力破解求医难题

  5月21日晚,家住12号楼的一位老人突然视力模糊不清,眼压升高,再不处理有失明危险。社区对接的航空总医院眼科医生看后建议老人立即到同仁医院就诊。“当时同仁医院很难挂上号,我们又得闭环送医,”邵平说,当晚,老人在同仁医院挂号难一事经过紧急上报,朝阳、东城两区共同努力,老人通过“绿色通道”顺利送至同仁医院进行手术。也正是这条“绿色通道”,5月22日凌晨,让一名孕妇顺利转至航空总医院生产。

  5月28日,南新园小区近5000名居民结束集中隔离,乘坐大巴顺利返家。居民们反映这次集中隔离很顺利,一个关键原因是指挥部能提早将信息告知大家,“为什么集中隔离,去哪里隔离,怎么隔离,居民离开小区后、家里那边情况怎样,什么时候返家……这些信息都非常及时全面,让我们心里不慌了。”居民孙女士说。


  友谊社区

  南新园

  “我家猫比较特殊,其中一只才做手术不久。通知说下午3点就要出发集中隔离,这些宠物怎么办?”5月23日上午,家住友谊社区的王女士急得快哭了。联系朋友?可小区属封控区,亲戚朋友来小区健康宝会弹窗。

  让无疫社区更有韧性

  目前,随着友谊社区居民集中隔离结束时间将至,蓝凌救援已开始为30余只宠物返家做准备,“我们已为这些宠物做了两次核酸检测。居民结束隔离并确保安全后,便可将宠物送回。”刘胤桐说。

  社区(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更是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一个多月来的疫情阻击战中,一些封控社区针对居民反映突出的共性问题,逐渐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为无疫社区(村)创建提供借鉴。

  “从这些信息里能看出政府的工作非常细致。”居民们纷纷告诉笔者,开始被隔离,大家感觉像处在一个黑洞中,特别恐慌,但这些通知向居民明确了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何做。“很多冲突和纠纷,都是因为不知情引发的。”“防疫无小事,事事要具细。让居民知情,才能争取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在5月24日、5月25日的公开信中,指挥部不仅明确通知了居民回家的时间,还告知了小区解除封控的时间、核酸检测时间、乘车方式、居民返回后的服务、出入证件办理及使用、生活大礼包的发放、健康宝弹窗问题的解决……桩桩件件,一一叮嘱。

  信息通达居民有序配合

  为满足居民需求,京城佳业连夜调配人手,将原来40人的服务团队增扩为160余人。专门设立“专员”跑腿,收取居民医保卡等资料交给设在小区大门处的指挥部医护组,再把医护组买来的药品送到居民家中。

  要发展,还是要防控?娄伟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将这两个方面对立起来,“这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创建无疫社区无疑提出了一种解决新方案,即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解决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引导社区韧性发展。”本报笔者 张淑玲

  宠物安置需求借力满足

  经过紧张的登记、装箱、隔离等工作,7名救援志愿者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才将30余只宠物安顿到宠物乐园。刘胤桐说,对于需要集中隔离的社区,宠物安置成为大家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蓝凌救援应急推出“救援方舱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小区封控两周内,社区内外联手安排居民就诊226人次,为120余名居民买回各类药品。“求医问药问题的解决关乎生命安全。社区从设置绿色通道、协调医院、小区内外医护保障衔接等各个程序上反复推演,每个环节遇到的问题都有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才最终争取到整个小区的顺利解封。”邵平感慨称。

原标题:创建无疫社区这些做法可借鉴

  距集中隔离出发的时间越来越近。就在居民犯愁之际,北京蓝凌动物救援机构与社区所属防疫指挥部进行了对接。“小区宠物多,我们一一登记好后会为大家免费转运。”机构负责人刘胤桐告诉笔者,为让居民安心隔离,他们免费转运,且已与一家宠物乐园协调好宠物寄养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娄伟认为,建立无疫社区,实际是要求社区疫情防控也应有韧性。“就是要求各方想方设法探索更切实有效的防控举措,能在防、控之间,找到一个巧妙、或是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而随机应变的防控模式。”这种以无疫为目标的随机变化,就是韧性,就是因地制宜,就是科学防控。

  绣菊园

  绣菊园一居民的孩子受伤了,小区内外医护组接力送医。

  小区外医护组的接力也分外紧张。绣菊园社区党委书记邵平介绍,为及时送医,该社区租用了几辆首汽出租车,居民可经“绿色通道”被闭环送至医院就诊。

  小区被封控或管控之后,求医问药成为居民面临的急迫难题之一。朝阳区绣菊园北区探索的社区与物业内外接力跑腿法,有效破解了这一急难问题。

联手破解就医难个性需求靠借力:创建无疫社区这些做法可借鉴

  为做到信息通达,该社区为每栋住宅楼居民组建了微信群,微信群由社区工作人员专门管理,并及时下发各类通知。笔者看到,自5月23日至5月27日集中隔离结束,几乎每天,南磨房乡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都会向居民致信。信中,指挥部事无巨细地告知居民们相关情况及进展。如在5月23日的信中,指挥部告诉居民们,已为小区内公共区域进行精准消毒,消毒由国家卫健委指定评估小组现场指导,消杀团队日常消毒每日两次,甚至连消毒液的配比都清晰罗列。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经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