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顺义区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时间:2022-03-18 13:45人气:来源: 人民日报

人民网北京3月18日电 (池梦蕊)顺义区作为十四五期间北京首批申报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城区,近年来,立足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高地,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公共文化服务在运营时间、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创新,极大地增强了公共文化对居民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了老中青幼等各年龄群体的参与热情,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盘棋 统筹相关部门推进

成立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为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担任第一副组长,成立“一办四组”,统筹推进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主管区领导牵头召开区级调度会11次,工作推进会21次,明确任务,压茬推进,出台《顺义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等政策文件,从区级层面传导压力。保障经费支持。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逐年增长,由2018年的2.69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4.28亿元,累计达到10.72亿元。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三级工作考核机制”,对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实现月督导、季度通报、年底绩效考核机制;村社文化室半年督查通报机制;区级文化中心满意度“随手拍”问题整改反馈机制。

补短板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全区公共文化设施硬件实现区镇村“三级”网络全覆盖。2021年3月,区文化中心全面开放,累计接待80余万人次,被市文旅局评为全市“网红打卡地”,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亮点;全区25个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建有率、建筑面积达标率、功能完备达标率100%;全区487个村社文化室建有率达到100%;重点实施完成6个镇街级(天竺、牛栏山、大孙各庄、仁和、李遂、空港)综合文化中心改造提升项目、229个村社级文化室提升改造项目。

创品牌 文化活动结满硕果

依托七大传统节日,区级、各镇街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区域百姓的广泛欢迎。清明朗诵诗会、汉石桥湿地端午文化节、中秋音乐会等区级活动辐射群众超百万;“二月新春”“五月的鲜花”“十月金秋”三大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连续举办29届,百姓参与度高、认可度高、品牌形式多元;联动牛栏山镇、胜利街道、高丽营镇、天竺镇举办广场舞、诗歌朗诵、戏曲票友、合唱等品牌赛事群众文化活动;全年“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730场、“周末场演出”60场、“百姓周末大舞台”50场,为百姓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产品。

强供给 创作群众满意精品

国家文化云、北京数字云平台直播了“二月新春启动仪式”“建党百年永远跟党走歌曲传唱”等活动,点击量破10万余次;原创评剧《初心》《李昆》《月下斩貂》获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奖励扶持;《潮白人家》《老烧锅》等一批优秀作品登上央视戏曲频道,参加全国基层院团优秀剧目汇演;2022年结合“大戏看北京”工作,复排经典剧目《老烧锅》,新编大戏《顺义母亲》《再起航》《明都北京》;《顺义文物》《理想之地 魅力顺义》等图文并茂展示顺义区历史和现代文化脉络;系列作品《潮白河组曲》主题音乐会成功首演。

促提升 延伸公共服务触角

区级文化设施满意度均达到90分以上;顺义大剧院引进中央芭蕾舞团、国家京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国字头院团的经典曲目,为地区百姓提供高品质文艺演出;顺义区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布文化活动、公益培训、艺术展览等资讯1400多条,开展线上文化活动300余场,覆盖人群超过300万余人次,观众满意度由78%提升至82%。

通过全区上下同频共振、齐抓共管,在2021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考核中,顺义区首次排名全市第三名,两年实现“后三变前三”的根本性转变。近两年,顺义区共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优秀服务志愿项目、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53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荣誉。

2022年是顺义区申请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之年,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按照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进一步引进优秀院团演艺精品,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首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添新色彩,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责编:鲍聪颖、高星)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