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面对“大考”年轻团队玩转“雪上F1”(2)

时间:2021-04-20 12:12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

  车橇中心的冰务管理者和制冰师们为此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心血。2019年11月,项目部带领制冰师骨干赴韩国平昌(上届冬奥会举办地)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培训学习,在国际制冰师的带领下,中国制冰师初次体验了4项冰上工艺,分别是:用水管喷头在赛道制冷单元上进行上千次水雾喷洒,确保赛道整体制冰成型(制冰);用特制抹刀将冰水混合物填补至赛车进弯、出弯等关键位置,待冻结后缓慢洒水保护,与周边冰面形成整体(补冰);手持20斤重的特制冰刀,均匀用力在赛道上持续修出成型的滑行曲面(修冰);进行冰面养护巡查,清理赛道冰坨和雪霜(日常清洁)。以上每一项工艺都是体力、技术和意志的综合考验。

  去年3月1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启动首次制冰工作,面临冬季施工难、山地条件差、突发疫情等困难,制冰团队攻坚克难,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冰务工作,在中外制冰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0天于3月10日顺利完成全部制冰工作,赛道迎来首次制冰贯通。9月7日,制冰团队再次启动制冰修冰各项工作,24小时不间断制冰,持续每日开展除霜、修冰、补冰等养护工作。滑行测试期间,每轮滑行前对赛道冰面进行全面巡检,察看赛道内部是否有杂物、垃圾、遗漏工具等;每日根据阳光照射情况,对影响冰面质量及运动员滑行视线的遮阳帘进行开启、调整关闭;根据运动员滑行体验反馈,综合三项运动需求及时进行冰面形态调整,为场地预认证活动和“相约北京”测试活动做好了充分保障。

  国内制冰师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次全赛道制冰及赛道维护中勤奋刻苦、不怕困难、善于钻研、精益求精,经过无数次反复操作,制冰队伍已掌握了基本的制冰修冰技艺,整个团队配合默契,整体冰务工作有条不紊。同时,国内制冰师也得到国际制冰师认可,一些制冰师已经可以独立开展工作。

  测试

  首办雪车雪橇赛 “模拟考试”顺利达标

  为期11天 共举办了男子双人雪车、女子双人雪车等10个小项比赛

  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运行团队于2月16日至26日圆满完成了“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2020/2021赛季全国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邀请赛3个项目的测试任务。此次测试活动在赛程制定方面充分参考2022北京冬奥会赛时竞赛时间并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了本次比赛赛程,部分运动员取得了突破训练水平的竞赛成绩,达到了测试预期目的。

  这次测试赛为期11天,共举办了男子双人雪车、女子双人雪车、女子单人雪车、四人雪车、男子单人雪橇、女子单人雪橇、双人雪橇、雪橇团体接力、男子钢架雪车、女子钢架雪车等10个小项比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赛是我国本土首次举办的雪车雪橇比赛,在我国冰雪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林晋文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测试活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非常紧密和默契。在测试活动期间,共设置了26个业务领域,其中场馆群层面设置13个,场馆层面设置13个。通过第一次进入场馆实际操作,各个业务领域对于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梳理。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各个业务领域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磨合,整个场馆团队协同配合的意识得到了强化,场馆运行的合力得到进一步凝聚和提升。

  比如,在通讯集群方面,各业务领域对于集群通话的流程、操作更加清晰规范;在颁奖环节,颁奖业务领域在和成绩处理以及运动员组织方面的联系配合更加熟练顺畅。通过现场实战操作,发现和解决了很多桌面推演以及各业务领域单独组织的演练中没有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上下游业务领域存在交叉联系、需要互相配合的,各业务领域的大局观、整体观以及配合意识、协同意识通过此次测试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以后的测试和比赛积累了难得的实战经验。

  工程

  高难度山林场馆4年建成 获赞“最出色的认证”

  将承担雪车、钢架雪车、雪橇三个项目的比赛 共产生10枚金牌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