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提升与盐碱地综合利用研讨会在京召开

时间:2021-12-19人气:加载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端稳中国粮,盐碱地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探讨科学用好土地资源,向耕地地力提升和综合盐碱地要增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和中国化工环保协会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耕地质量提升与盐碱地综合利用研讨会。来自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领导专家,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与会参加研讨交流。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理事长周献慧: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占国土面积10%左右,通过开发盐碱土来拓展耕地面积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综合治理盐碱地。盐碱地改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在盐碱地上种植旱作作物更是难上加难。要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修复机制前进,生态治理、综合治理是主要的方向,实现盐碱土分布区农业生产和区域生态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高效节水、精准控盐土壤修复技术,倡导通过植物、微生物等方式来治理土壤盐碱化,实现盐碱障碍的绿色消减,营造健康和高质量的土壤环。二是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秸秆还田,酸化土壤改良,以及培肥改土技术,以及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还田,退化耕地治理等工作,不断提升耕地土壤污染的预防、控制、修复和风险管控能力。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有八大要素构成,一个是粮食功能区的生产能力,二是粮食发展所需要的耕地淡水资源的供给能力,三是粮食的储备流通能力,四是粮食政策的取向及投入能力,五是国家粮食中长期发展储备能力,六是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七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能力。在科技这块特别是种子的研发和创新支撑能力,八是国际粮食资源的利用能力。粮食发展所需要的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供给能力是其中最关键的基础性要素。要以加强“四地”来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一是加强保地,加大耕地的资源保护力度,坚决遏制滥占耕地的现象。二是加强治地,搞好耕地的治理和修复,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和利用。三是加强增地,尽可能增加一点耕地面积,特别是增加粮食油料的面积。四是加强储地,就是增加后备耕地资源的储备,为我们2035年和2050年粮食安全的需求打下基础。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四地”的制度性安排,一是加强耕地的保护,坚决恶意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二个是加大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力度,要开展耕地的污染治理和修复;三是要加强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利用,要向边际性土地和盐碱地来要土地新的面积增加和质量提高,四抓紧建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后备区,我国家现有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不堪重负,应该着眼长远,建立耕地后备区和粮食生产后备区;五是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探索利用生物技术来制定盐碱地和搞好边际性土地开发利用;六是加强完善加强“四地”的政策措施,创新的财政补贴政策,让有实力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强“四地”的工作。

中国农业风险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连续七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今年粮食总量达到6.82亿吨,超去年267亿斤,超整整2%。但进口依存度越来越大,今年1到10月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达到了1141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是948亿美元,大豆在内的对外依存度达到18%,棉花、糖料、油料对外依存度是30%。今年牛羊肉进口居高不下,牛羊肉进口包括猪肉进口占到需求量13%,对外依存度达到11%,奶的消费去年对外依存度达到35%。大豆、玉米、水稻、肉类产品主要进口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几个国家高度的一致,存在一定风险。一要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观、产业安全观,也就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适当进口。二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盐碱地修复三是种业革命,重点提升大豆的单产和玉米单产。四是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让种粮有效益,尤其是要在水稻和玉米的价格方面做文章。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司长王乐君:从政策层面研究耕地保护,要注意把握六个方面关系。一是要把握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要真正保护好耕地,资源配置上下一步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来转变建设用地资源,配置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商业发展的思想,来保障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公益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的需求,从而减轻农村特别是减轻耕地保护的压力。二是经济利益与战略安全的关系。耕地保护利用应该从讲政治的角度来算账,更多的算政治账、长远账,算好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这个大账。三是制度建设与监督实施的关系。在继续完善制度措施的同时,要加强监督,要建立管用的考核机制,要建立报告制度,执法层面要责令改正,恢复到位的问题。四是稳定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对于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用途利用的优先序作出了具体规定,应优先用于粮食、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谷业和洼塘养鱼,要保护黑土地等优质耕地。五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关系。保护好耕地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但要发挥社会特别是农民的监督作用。六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目前农村的土地管理很复杂,不仅制度多、规定多、环节多,而且在效果方面没有很好的管住要借鉴各国的做法,主要对农村的土地管理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这两把尺子发挥作用,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来统筹安排农村用地。

责任编辑:关轩轩

来源: 中国农网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种好 第一届 租赁 城市 湖北省 海东 山药 抢险 企业 宿州 作出 樱桃 描绘 千亩 北京 超级 都市型 改良 瞄准 喜迎 稻田 人民网 科学 传承 南水北调 废弃物 都市 兜底 建言 总书记 首日 纪实 复苏 花生 第一季度 成渝 源头 壮大 气候变化 中国电影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