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结束

时间:2022-09-09 18:15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昨日圆满落幕,在为期3天的论坛中,海内外期货领域嘉宾紧扣“稳中求进促发展 法治引领开新局——期货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题,在线展开了广泛的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论实践、话机遇、谈创新、谋发展,近50位嘉宾在线上带来有关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权威指导和专业解读。

传递信号为期货市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本届论坛上,聚焦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法治引领下中国期货和衍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期货市场服务创新,充分发挥期货功能作用等主题彰显出期货市场担当。本次论坛传递出的积极信号鼓舞市场人心,更为期货市场更好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期货市场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在充分发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三大功能中,得到实体经济的广泛认可。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期货市场的宗旨所在,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推进对外开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期货行业能够把握市场发展“新常态”、找准自身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今年的论坛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期货市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开放包容的市场生态环境,推动中国期货市场的规模体量和影响力快速上升。

十年来,中国期货市场蹄疾步稳,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无论是特色品种上市,还是中国特色监管制度,抑或是创新的业务模式,都能够看出我国期货市场在拓宽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积极作用,保障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探索服务实体新模式、赋能产业企业转型升级所展现出的重要作用。

“这十年中,期货经营机构的业务,从初期的经纪业务逐渐扩展到了风险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创新业务领域,期货公司业务模式不断扩展,逐步向综合衍生品服务商的转型。”冠通期货总经理母润昌表示,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践行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创新与开放是行业的发展方向,贴近产业服务实体是发力点。期货公司应依托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借力期货行业开放创新扩容发展的趋势,打造自身经营特色,广纳多层次人才,与期货市场共同成长。

把握法治建设发展机遇享受制度红利

今年8月1日,期货行业翘首以盼热切期待的《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的法治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之时,深入探讨期货法治建设,谋划期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在主论坛和期货法治建设分论坛中,与会嘉宾围绕《期货和衍生品法》的精神内涵和重要作用、期货市场的制度红利、期货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权威解读。

论坛上,中国证监会法律部副主任陈黎君回顾了期货市场法治化进程,提炼出了期货市场法治化的三条重要经验。陈黎君表示,一方面,期货市场法治化始终要以构建和完善服务国民经济的体制机制为目标。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期货市场一切制度设计都应以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作为圭臬。另一方面,期货市场法治化要充分考虑期货市场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设计产品、交易、风控以及跨境监管等制度。此外,期货市场的法治化应高度重视风险的防范和处置。

《期货和衍生品法》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立法,也是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高质量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立法追求,明确了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该部法从市场主体的功能出发,在结构安排上,将期货交易场所和期货结算机构分别独章进行规定,为未来市场主体组织的多元化发展预留了空间。在制度规定上,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有序参与期货市场。特别是对普通交易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从行政救济到民事救济,从程序到实体,期货和衍生品法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制度体系,以促进期货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健全了中国的金融法律体系,完善了中国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和市场法律制度,适应了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和市场法治化的需要,也更加突出了期货和衍生品为国民经济、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期货行业进入了由法规约束上升到法律约束的新时代,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正在迎来全新的起点。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