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山东济宁携手重庆万州全面打造东西部协作升级版(2)

时间:2022-06-09 11:37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铸魂”,以提升农民和基层干部文化素养为核心,邀请15名济宁市优秀传统文化讲师到万州举办“传统文化进乡村”讲座80余场次,培训干部群众7000余名。以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为抓手,携手挖掘两地乡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元素,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向上向善的家风家训、村规民约、道德示范融入其中,有效提升了万州区乡村治理水平。同时,以两地直飞航班开通为契机,先后组织万州区300余名基层干部到济宁市参加政德教育,开展双向文旅线路推介和研学游活动,将协作发展不断推向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

前不久,济宁市来万州支教的教师到岩口复兴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老师们精心备课,用心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深受学校师生的好评,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达到了送教促交流、交流共成长的目的。

人才联育,济宁市精准选派3位挂职干部,每年选派60余名支医支教支农专家,在万州负责东西部协作的沟通衔接、谋划落实与经验交流,较好发挥了两地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与桥梁纽带作用。万州区每年选派3至4名正科级以上干部到济宁市学习锻炼,在镇乡一线协助分管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重要工作,选派10余名专业人才到济宁交流教学、医疗和产业发展技术。

济宁万州立足鲁渝协作工作重点、济万两地优势特点,抓准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结合点,在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合作上持续加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在镌绘“富强和美”新乡村美丽画卷征程上,添上一笔更加浓厚的济宁万州色彩。

腊王芦花鸡、芦花鸡蛋面、芦花椒椒鸡……在万州区龙驹镇芦花鸡研发加工中心的展示台上,陆续有新产品面世,丰富着芦花鸡产业链。从山东省济宁市成功引进到万州区的芦花鸡产业,正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着巨大作用。

济宁万州两地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探索出一系列建强基层组织、带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法。

“塑形”,济宁市累计投入援助资金2000余万元,帮助万州建设、修缮村民文化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墙、文化书屋21处。其中,投入250万元帮助“鲁渝协作示范村”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建设乡村文化艺术中心900余平米,将儒家文化和土家族传统美德深入融合,能够承接200余人团队参观、研学,发挥了较强示范引领、宣传带动作用。

经验联享,加强党建双向引领促进乡村振兴的经验交流和互学互鉴,万州区推广了党组织领办稻渔综合种养、按揭农业、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济宁经验,济宁市借鉴学习了劳动工作日、生态养猪模式、股权化改革、双亮活动等万州经验,形成了经验联创联享的好机制。

“引得准”,济宁市按照万州区“需求清单”,坚持“按需派人”,着力增强援派人员岗位匹配度,累计援派医疗、教育、农业、科技人才800余名。

推进生态产业化,充分发挥万州区森林山水、中草药等生态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济宁芦花鸡进行生态散养,累计援助资金3000余万元,形成年产值过亿元产业链。

支部联建,两地各挑选有结合点的50个农村、城市社区、国有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建立结对互助关系,定期交流经验,适时开展走访,丰富基层党建活动形式,提升结对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精耕“一包药”,结合万州适宜种植中草药的地理环境优势,引进国家级制药企业鲁抗三叶集团,以金银花为主要品种,投资3.7亿元打造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条。

在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由济宁市援建的乡村文化艺术中心展现在眼前。新建的儒家文化长廊、土家文化长廊、风雨长廊、荷花池、水中栈道、休闲步道等一应俱全,打造出了一个儒家土家文化体验休闲旅游观光区,弘扬儒家文化,助推乡风文明。

加强传帮带,促进人才振兴

东西协作谋发展,携手共进促振兴。在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中,山东济宁市和重庆万州区两地坚决扛起新时代东西部协作职责使命,围绕乡村振兴五个主要方面,深入谋划、精准施策,全面打造东西部协作升级版。2021年作为唯一代表接受山东省、重庆市党政代表团现场观摩,年终考核被评为“好”等次;2022年在重庆市乡村振兴大会上作为唯一代表作东西部协作工作典型发言,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和“济宁经验”正在三峡腹心“平湖万州”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济宁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两地挖深用实这一重要协作资源,“塑形、铸魂”一齐抓,为携手发展凝聚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育得出”,援派队伍在万州开展培训1000余场次,培训各类本土人才30000余人次,“一花引得百花开”,发掘培育出一大批教学“好能手”、诊疗“小先锋”、经营“农创客”、技术“新农人”。

做大“一条鱼”,着眼长江十年禁渔政策背景,立足万州作为“中国烤鱼之乡”对生态鱼的巨大市场需求,引进济宁稻鱼综合种养先进模式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微山湖四鼻鲤鱼”,将万州优质生态饲养环境和微山湖地区渔业发展先进经验紧密结合,打造了集“院所鱼种繁育基地+大户示范养殖基地+农户稻田综合种养+龙头企业收购加工”于一体的生态渔业全产业链条,新发展养殖水域6000余亩,产业增加值近亿元。

“留得住”,济宁市持续选派科技特派员600余人次到万州指导,并直接在东西部协作示范村长滩镇龙泉社区、龙驹镇梧桐村,建设生态渔业博士工作站和山地芦花鸡科技小院,济宁籍水产博士张超将工作和家庭迁至万州,先后有7位专家来万州支援,所有专技人才均加入所属行业永久性交流群,长期相互学习指导。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组织振兴

万州济宁两地牢固树立“两山论”理念,按照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进产业生态化,围绕万州区“百万头生猪”项目,投入援助资金4000余万元,采用“高架网床+干湿分离+益生菌发酵”先进技术,实现猪粪无污染和零异味生态化发展,济宁市相关行业部门和养殖企业同步借鉴推广该项技术,实现了生态振兴的有效互动。

万州区长岭镇安溪村是过去有名的贫困村,济宁市投入援助资金500余万元,并招引3家东部企业入驻投资,成功打造出安澜谷景区,每逢节假日,人气爆棚。广大村民通过务工、收益分红、销售农特产品等利益联结机制广泛参与,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致富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济万两地高度重视人才协作,围绕“引、干、育、留”,持续推动两地干部人才交流走深走实,打造了“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累计投入1.2亿元支持山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培育出玫瑰香橙、清脆李、金银花、佛手等生态化名优产品。引进企业投资并援助支持山村、江村、渔村,携手成功发展一批生态乡村游项目。

积极响应长江“十年禁渔”政策,通过引进微山湖四鼻鲤鱼等新品种、推广济宁稻鱼综合种养生态模式、创建万州烤鱼微山湖飞地联合加工园区等措施,实现了两地渔业生态化协同发展。

找准结合点,打造产业振兴

增强软实力,助力文化振兴

济万同心,携手同行;乘势而上,照亮前方。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