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广东:2021年帮助对口帮扶省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近100万人(3)

时间:2022-01-18 14:37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节前,重点做好务工人员返乡意愿和企业节后用工计划摸查。指导企业错峰放假,引导务工人员分批错峰返乡,尽量避免节前集中出行。指导企业合理制定节后用工计划,科学安排开工时间,为务工人员节后分批返粤返岗做好准备。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积极做好稳岗留工服务工作。

节中,重点做好人文关怀和用工余缺调剂。指导企业加强人文关怀,加大务工人员节日期间食宿等保障力度,组织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和关心关爱等“送温暖”活动,丰富假期物质文化生活,确保务工人员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根据企业节中用工需求,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组织余缺调剂,促进企业共享用工。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务工人员技能水平。

节后,重点做好务工人员有序返粤返岗和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根据企业复工生产计划,组织开行务工人员返粤返岗专车专列,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通过专项APP、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平台发布用工信息,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积极稳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对接活动。同时,还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清理整顿行动,严厉查处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和职业中介活动,为广大务工人员、企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用工环境。

陶思敏在回答提问时介绍,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头连着国家社会、一头连着万千家庭。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人社厅会同相关单位聚力攻坚,抓早抓实,实施2021届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统筹开发政策性岗位超24万个,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00多场,发放毕业生基层就业、求职创业等补贴超7亿元。截至年底,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7%,基本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水平。2022年,该省应届毕业生达到71万人,加上省外入粤求职的高校毕业生,预计总量将超过90万人,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较大。将继续会同省相关部门,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具体可以概括为“12345”五个方面:

“1”是出台一项政策。制定支持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充分挖掘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政策、岗位、服务资源,协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是组织两类活动。第一类是招聘对接活动,全年举办“一企一岗”“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国有企业专场”等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2000场,依托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供求信息平台,拓宽延展人才招聘就业全链条服务,提供丰富求职机会。第二类是创业服务活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举办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加强获奖项目资助及资源对接等配套服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

“3”是开展三个进校园。一是就业指导进校园。组织职业指导师走进校园,协助学校辅导员开展职业规划引导、求职技巧指导,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二是政策宣讲进校园。组织省市人社厅局长走进校园,宣讲求职创业补贴、基层就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扶持政策,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三是岗位资源进校园。组织就业服务机构走进校园,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校园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丰富可靠的就业机会。

“4”是开发四类岗位。一是民营企业岗位。大力推进民企招聘“1+1”行动,引导每家规上民营企业拿出1个以上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岗位。统筹开发机关事业单位空缺岗位,做好2022年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工作,其中全年提供不少于6.8万个事业单位工作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三是国有企业岗位。深入实施国有企业就业引领行动,引导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大高校毕业生招聘力度,力争招聘规模不低于去年。四是基层项目岗位。继续实施“三支一扶”“山区计划”“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计划,力争全省开发筹集各类基层岗位2.5万个以上。

“5”是做好五项服务。一是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服务。依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台账,提供“1311”实名制就业服务,即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机会、1次就业见习机会。二是困难毕业生一对一服务。对困难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分类帮扶,优先提供岗位、优先推荐录用,促进有就业意愿的在2022年底前100%实现就业。三是技能培训服务。组织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加各类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四是就业见习服务。全年筹集见习岗位2.6万个,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高适应岗位能力。五是权益维护服务。严厉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乱收费、就业歧视,以及以求职、就业、创业为名义的信贷陷阱和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