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COP15·声音丨陈泰敏:做好看山人,守护古生物化石圣地;当好讲解员,讲好生物多样性故事

时间:2021-10-13 22:04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10月12日下午,在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馆长陈泰敏心潮澎湃,精神振奋,深深地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工作非常重要。他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使地球充满生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自己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倍加珍惜生物多样性资源,坚决保护好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

陈泰敏平常的工作是保护和利用好这个亚洲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主题的世界遗产——澄江化石地。它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见证,在这里发现了5.18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共20个门、280多个物种,几乎涵盖了今天地球现生动物的祖先。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的动物谱系树在其后的5亿多年间茁壮成长、开枝散叶,形成了今天生物多样性的面貌。因为科研成果丰硕,科研价值较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与其它世界遗产不同的是,澄江化石地记录下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是让大众鉴古知今,回顾生物多样性的历史,认识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展望生物多样性未来的重要资源。

陈泰敏说:“依托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建设博物馆,向公众讲地球生命演化的故事,就是为了开展自然教育和生物多样性教育。在我们的博物馆里,展示着6万件各个地质年代的古生物标本和现生动物标本。可以看到地球生命的演化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跌宕起伏的,有寒武纪大爆发,也有5次生物大灭绝,当大灭绝来临的时候,生物物种大幅缩减,大辐射的时候物种又会得到增加。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因素,往往都和灾难、环境等因素相关,因此以古鉴今,需要我们去正确认识环境保护问题,爱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人类得以可持续发展。”

纵观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在生物的演化进程里,万物共祖,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形成彼此关联的“生命树”,人类和植物、动物、微生物都不过是地球生命共同体大家庭中的一员。从澄江化石来看,在生物多样性的历史上,众多物种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有竞争,有冲突,也有共生。鉴古知今,人类应当敬畏自然,努力找到一条和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相处的途径。

陈泰敏表示:“守着这个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圣地,我们应当担负起宣传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责任。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我们更加坚定方向,明确目标,我们要脚踏实地,积极探索怎么在保护澄江化石地的前提下,讲好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的故事。扮演好两个角色,当好看山人,对世界自然遗产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当好讲解员,讲好生命起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故事。”

据了解,目前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已建成面积4.2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利用6万件生物标本和数字技术,向游客讲述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故事。同时,利用澄江化石地的品牌效应,在保护地范围之外,规划建设澄江寒武纪小镇,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下一步,为使遗产真正“活”起来,这里还将积极探索科普研学工作,努力使澄江化石地实现从“科研圣地”向“科普胜地”的转化,努力建设成国内一流的自然教育、生物多样性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