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

时间:2021-03-11 12:25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

原始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原始创新。当前,我国农作物育种更多停留在对主要推广品种和核心骨干改造的“修饰性育种”和“模仿育种”上,同质化问题严重,突破性品种缺乏。

“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模仿育种养活了一批小散种企,扰乱了种业市场。”李成贵呼吁,要提高遗传相似度要求标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种业市场管理。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经构建了玉米、水稻、柑橘、辣椒等13类作物的指纹图谱库,现在的技术可以实现两个品种的单独比对,如果某个“仿冒”品种申请授权,通过基因指纹图谱库的筛选,可以让其原形毕露。

除了技术手段的支撑,制度层面的设计也十分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马传喜建议,改革我国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探索按照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对实质性派生品种或使用授权品种进行育种作出明确规定,试点对植物品种提供专利保护。“可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先行启动实施小麦、水稻等作物常规品种的审定和保护,视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到玉米、水稻等作物杂交种品种的亲本材料。”马传喜说。

维护种子市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重要手段。“各地还应制定出台种子法的实施细则,完善品种审定制度,规范各渠道的试验管理,完善品种审定程序,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督和知识产权保护,为种业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说。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