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胡冰川:乡村特色产业 从过去到未来(2)

时间:2022-04-01 10:40人气:来源: 中国小康网

  中国农业生产的空间展布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差异性。几十年以前,中国农产品产销具有较强区域性,例如东北地区冬季蔬菜供应相对有限,人们形成了冬储的习惯。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当前全国各地消费者甚至可以接近全年吃到“车厘子”,更不用说阿克苏的苹果、云南的糯玉米。市场一体化对过去“一村一品”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中国有接近50多万个行政村,3万个乡镇,以村镇为单位的品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产出的规模要求。没有规模的乡村生产是谈不上产业的。从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看,未来“一村一品”势必要突破村镇边界,甚至突破县域、市域的行政边界,在更大的空间进行展布。


  从政府工作角度,早期已然注意到“一村一品”的空间局限,因此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希望对生产主体和空间范围进行适当扩展。能够看到从省域到县域的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层出不穷。


  就历史而言,区域公共品牌是约束结果,源于物质匮乏与市场的有限交换。无论是耳熟能详的西湖龙井,还是吐鲁番葡萄,都是短缺时代的产物。从现有区域公共品牌发展来看,有必要构建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商业品牌的联动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举例来讲,“吉林大米”作为省域的公共品牌,授权使用的企业上百家,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对公共品牌建设的拖累。


  区域公共品牌的价值往往取决于短板。如果授权企业过多,管理难度加大,那么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反馈。


  乡村产业发起是从0到1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特色产业不妨理解为农耕时代的范围经济,而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是规模经济。无论是河南伊川以仿古文物出名的烟涧村,还是“中国油画第一村”的深圳大芬村,初期发展都是非常曲折的。但是进入规模化的快车道以后,依靠产出数量直接培育出了世界级的仿制艺术品市场。近年来,两地已经以“仿制”为起点,开始直接进行艺术创作,无论是艺术内容和形式,还是市场回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实际上,从烟涧村和大芬村的发展中能获得启发:乡村产业规模化是从1到N的过程,相对较为容易;但是乡村产业发起和艺术创作一样,是从0到1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地政府不仅是起到了规范行业,同时也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这里所说的积极引导可能不光是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更有价值的指引也许是一个更高的视角、更宽的视阈。


  并不是否认企业家首创精神,只不过很多时候变革需要借助一些外力。自己给自己理发有一部分人可以做到,但是自己给自己动手术的人则寥若晨星。试想,如果仍然是沿袭传统小作坊,靠做旧、高仿这些方式,是没有出路的。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如果要跳出恶性循环,有时候可能需要借助必要的外力。


  回到乡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线,在现行法律法规等制度框架下,只要有利可图,其可持续发展是自然的;对于无利可图的,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也没有价值。从政府和社会支持角度,除了现行的支持体系之外,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这些新事物的宽容,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远见。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小康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