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长江源村:幸福万年长

时间:2021-03-09 10:52人气:来源: 《党建》杂志

  别了,旧日子。你好,新生活。

  17年前的5月,长江源头寒气逼人,更尕南杰往火堆里扔了两块牛粪,火苗比原先更加灿烂。不久前,作为村党支部组织委员,他去镇上参加党员培训班时,听说了国家要实施三江源生态移民项目的消息,在草原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思前想后,有些拿不定主意。

  打从记事起,更尕南杰就生活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措里玛村。这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令这方土地与外面的繁华相隔相离,牧民世世代代只得以放牧为生,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沟沟坎坎。

  18岁那年,更尕南杰从父亲手中接过牧鞭,这一拿就是30年。住帐篷、穿藏袍、点油灯、吃糌粑……虽然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就像日出日落般恒定,可他还是能敏锐地察觉出草原的变化:由于过度放牧、鼠害泛滥,草原生态急剧恶化,不仅牧草日渐疏矮,载畜能力大不如前,就连一些过去常见的野生动物,当时也难觅踪影。土地沙化,灾害频发,长江水也失了往日的澄澈与轻盈。

  搬!

  “搬去格尔木,孩子上学、媳妇看病都方便一些,而且保护三江源头是国家的大事,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家乡的水土。”

  有人问:“离开了牛羊、草山,今后的生活咋办?”

  更尕南杰说:“我们要相信党、相信国家!”

  都说故土难离,开完村民大会,这名有着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决定当回“领头羊”。

  就这样,2004年,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包括更尕南杰一家在内的唐古拉山镇6个村共128户牧民,告别了世代而居的草原,翻越昆仑山,来到了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南郊,人们给这个新生的藏族村落起了个充满回忆的名字——长江源村。

  

  “这样的生活,我们梦里都没出现过!”

  从格尔木市区沿109国道一路向南,车子行驶在广阔平坦的公路上,窗外的景色缓缓退后。忽然间,路旁一块刻有“长江源村”字样的巨石扑入眼帘,像一面破浪前行的风帆,亦像一座拔地而起的丰碑,与一旁那扇极具藏民族特色的大门交相辉映。站在村口放眼望去,一排排藏式风格的庭院错落有致,屋顶上一面面五星红旗猎猎招展,将湛蓝的天空映衬得分外纯净。

  “到格尔木那天是2004年11月25日,政府为我们每家每户都统一建好了300平方米的新房,我们拖家带口、赶着牛羊,迫不及待搬进了新家。”时隔多年,更尕南杰仍然清晰地记得初到新村时的情形。

  为了让大家尽快适应现代化的新农村生活,村里开设了生活小课堂,教大家使用煤气灶,还举办起厨艺培训班,让现代饮食理念“飞入寻常牧民家”。渐渐地,变化发生了:新添置的冰箱里多了蔬菜与水果,餐桌上添了米饭、面条和炒菜,以前顿顿离不开的糌粑、风干肉成了招待客人的稀罕玩意儿。电视、手机、电影院、文化站让大家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了方便交流,说了半辈子藏话的更尕南杰和不少同龄人一样,开始学起了普通话。

  相比更尕南杰,今年51岁的索南群佩对这些变化感悟更深。

  搬迁之前,索南群佩是镇上完全小学的一名教师。当时,这所学校只有5间教室,教学用具除了书便只剩粉笔。平日里,学生们要骑马上学,遇到节假日,一些离家远的孩子只能暂住在老师家。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给索南群佩留下最深印象的,除了冬天用牛粪也烧不热的教室,还有讲台下那一张张冻得红红的小脸儿。

  搬迁的消息传开后,索南群佩有些担忧:新建的学校好不好?留下来的学生怎么办?

  “走访之后,我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家长选择留下。于是,我们在山上建起了教学点,让‘留守’儿童不失学,其他走下山来的孩子们则全部欢欢喜喜迈入了新校园。”

  索南老师口中的新校园,便是村里新落成的长江源民族学校。如今,十几年过去,学校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还记得2004年青藏铁路公司给我们捐赠了20台电脑,老师们没见过,更没用过,只能每天趁着课间休息时操练操练。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一点儿不输市区的学校,老师们也成了电脑高手!”索南老师说着,还骄傲地昂了昂头。

  曾经的“山里人”,而今的“村里人”,身份的转变,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随着一系列惠民项目的落地生根,长江源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大家伙儿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芝麻开花节节高”,正如村民们的感慨:“这样的生活,我们梦里都没出现过!”

  

  幸福日子还长着呢”

  2016年8月22日,对于长江源村的村民来说,永世难忘。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长途跋涉,来到了长江源村!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