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农忙时节 走近“新农人”(2)

时间:2022-05-10 17:04人气:来源: 新疆日报

  2016年,看着牛羊肉一路走俏,覃淑芳与好姐妹魏荣达成了共识,合伙创业,发展养殖产业,并于当年6月,成立合作社。覃淑芳将院子里用土块搭建的简易羊圈进行改造,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种畜场引进250只德国美利奴生产母羊,进行养殖繁育。 

  “第一次见生产羊羔的场面,我俩傻眼了。”覃淑芳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幼羔接生、喂养管护,她们一窍不通,产羔率和成活率远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效果,连续3年亏损。 

  2019年,在巴州畜牧兽医局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与新疆畜牧科学院专家的帮助下,覃淑芳开始综合运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定时输精、羔羊早期断奶和高频繁殖(两年三产)等技术,使合作社走上了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饲养道路,从而改变了亏损局面。 

  2022年2月,该合作社的300多只生产母羊产了502只羊羔,能繁母羊的定时授精受胎率达60%以上,整体受胎率达到95%以上,双羔率从20%提高到55%以上,羔羊的成活率从92%提高到98%左右,实现了母羊“两年三产”的繁育方式。 

  巴州畜牧工作站农业推广研究员宫昌海介绍,2018年以来,通过绵羊繁育技术应用、科学饲养管理,该合作社700余只生产母羊完全实现“两年三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母羊的空胎时间,证明覃淑芳她们的饲养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了专业级别。 

  在做好绵羊繁育工作的同时,覃淑芳注册了“羊德美”“羊佳疆”商标,按照肉品市场标准屠宰加工、精细分割、真空包装,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羊肉销往天津、福州、西安、上海、成都等城市。 

  如今,该合作社从当初的小羊圈发展为3座标准化养殖场圈舍。6年时间,繁殖了近4000只羊羔。2021年底,该合作社取得了巴州种畜生产经营许可证。 

  “掌握了技术,也有了自信,眼下正在考虑与周边村民合作,做大养殖业,大家一起挣钱致富。”覃淑芳说。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