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南京扛起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2)

时间:2021-11-24 11:40人气:来源: 南京日报

  目光从南移到北。六合区北部为丘陵岗地,不少土地还有开发利用的空间,那如何把这样无人问津的土地利用起来?“今年我们把这一片20多亩的土地平整后种上了12种豆类作物。豆类是最适合改良土壤的,具有根瘤菌固氮功能,还耐旱耐瘠薄。”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何玉奎介绍,这是探索适宜当地丘陵复垦岗地种植的新模式、新路径,既改良土壤,又增加农民收入。

  把荒地变良田,把低效蟹塘变成高效稻田。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之外,南京市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既提升了农业抗风险能力,又提高了粮食综合产能。如六合区马鞍街道尖山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水稻亩均产量从450多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亩均产值从1200元提高到1600多元,亩均纯收入从210元提高到320元。同时,全力开展抛荒地和未利用耕地复耕复种,大力挖掘种植潜力,组织编制《抛荒地和未利用耕地生产技术要点》,向农民普及抛荒地适合种什么、怎么种,把每一块土地都有效利用起来,把每一粒粮食都装进“米袋子”。

  推动藏粮于技,提升农业“含金量”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正在形成独特优势,后劲十足的科创实力正打破土地资源限制,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812.5公斤,通过了!”所有人等来了测产结果,现场一阵欢呼。这意味超级稻成员里再添一枚“南京干将”。

  今年10月底,在水稻新品种“宁香粳9号”的测产现场,7位专家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教授领衔的团队育成的“宁香粳9号”百亩示范片进行测产,3块田平均亩产812.5公斤,通过超级稻第一年验收。

  “宁香粳9号”不仅高产,更难得的是还具有品质好、抗性强、成熟早等特点。该品种历经十年终于培育成功并于去年通过审定面世,这是南京市农业科研院校的又一转化成果。

  在浦口区,今年有一万亩水稻种植基地还用上了一种名为“爱增多”的新产品,使用了该产品叶面肥和农药的水稻表现出了优异的增产效果,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收测产增产率达19.4%,3000亩共增产635700斤。“我们也种了宁香粳9号,新品种加新肥料,强强组合,米质和产量都明显提升了!”合作社理事长邵名文高兴地说。这是位于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多农多收技术研究(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产品,用科技创新把增产从梦想变成现实。

  近年来,南京市积极推动南京国家农高区和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建设,借助两个国家级农业园区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引领全市农业科技发展。南京有53所高等院校,其中22所是涉农院校,还有600多家科研机构。南京充分发挥在宁农业科研院所众多的科教优势,推进农业科研院所与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学研合作成效不断增强。

  “我们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深化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在培育优良品种、开发优质产品和粮食精深加工、节粮减损以及粮机创新升级等方面加大投入、丰硕成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悉,全市已累计建设63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金量。

  瞄准优质高效,擦亮“金陵味稻”金字招牌

  粮食生产不仅要追求产量,还要注重品质。南京市大力打造优质稻米全产业链,从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品牌销售等方面发力,让市民吃得安心、放心。

  近日,“金陵味稻”大米在苏果大型商超正式上架,南京人可以在家门口买到地产好大米。“金陵味稻”是南京市优质稻米产业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对南京优良食味稻米在种植端、加工端、市场端等进行标准化、订单化和品牌化整合,实施品种、标准、投入品、收储、加工、品牌“六统一”,打通、做强产业链,直接推进南京市优质稻米产业提升。

  不止是“金陵味稻”,南京市地产优质稻米也在走品牌化道路:“名文”“陈小建”“禾田至美”……越来越多的农民凭借优良品质从卖稻谷走上卖大米之路,富民增收效果显著。“亩产利润从几百块涨到2000块,效益翻了好几番!”邵名文说。

  而这背后正是源于南京积极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我国农药平均利用率为40%左右,规范经营销售、科学指导用药可有效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今年开始,我南京市在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5个区开展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工作,对水稻、小麦、油菜等大田作物所需的基本农药,通过全市统一招标采购的方式,按照中标价格平价配供给规模经营主体和农户。南京市供销集团执行董事周国新表示,这项工作不仅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水平。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