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蚌埠样板(2)

时间:2021-10-29 16:32人气:来源: 蚌埠市农业农村局

  该市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8345.75万元,实施项目127个;913个村村均经营性收入达19.63万元,同比增长126%;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54个,同比增加44个。

  (一)推进“一块田”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全面推进“一户一块田”试点,今年新增“一户一块田”改革5.5万亩,总面积达42.9万亩,涉及40个乡镇、162个村、799个村民组,实现亩均降低生产成本约60元、户均年增收约1300元。

  (二)全面推开村级产权制度改革。2017-2020年,全市共清查核实资产总额54.9亿元。952个村(社区)集体股份合作社全部建立,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90.69万人、股东72.13万户,量化经营性资产总额5.53亿元,股权证书发放到户达99.8%以上。

  (三)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五河县顺利通过财政部评审,获批建立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区,这也是安徽省此次获批的唯一一个试点。试点试验项目以“沱湖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选取环沱湖周边集中连片的4个乡镇共13个行政村作为试点试验区域,制定发展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计划用3年时间在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数字乡村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4个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5亿元,县级配套和筹集社会资本3.5亿元。

  (四)深化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推广家庭农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等模式,盘活资源要素,完善补贴政策体系,发展327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2881万亩次。

  三、高效衔接,乡村振兴“稳过渡”

  (一)队伍衔接。三县和市区四个行政区乡村振兴局挂牌,两个功能区明确责任部门,顺利实现乡村机构和人员有序转换,部分镇村已建立相应的工作队伍。全市55个乡镇圆满完成党委换届工作,选举产生党委领导班子成员495名,其中近80%的班子成员熟悉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农村产业发展,80余名在三大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大战大考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推进农村党员干部本领提升行动,累计培训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选派干部、村党组织书记1500余人次。精准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447名。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站和乡村振兴专干实现全覆盖。

  (二)政策衔接。组织编制《蚌埠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印发《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衔接文件,促进帮扶政策合理、适度、可持续。实施脱贫攻坚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农村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五大提升行动”,聚力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根据三县六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任务、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分区分类实施。把龙子湖、蚌山、禹会等区作为先行示范区,坚持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立足自身,不等不靠,率先突破。把五河、固镇2个县以及淮上区作为正常推进区,坚持自力更生,充分用好现有政策,持续发力,有序推进。把怀远县作为持续攻坚区,进一步用足用活政策,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提升,努力追赶,实现如期振兴。

  (三)工作衔接。6月9日,蚌埠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同年7月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进一步整合农业农村资源,全力支持乡村振兴。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共抽调排查人员4.1万人次,调查农户59.3万户,新识别监测对象35户132人,制定帮扶措施并逐项落实,确保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能够及时消除。出台《蚌埠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蚌农工办〔2021〕21号),建立健全县、乡、村和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每个网格覆盖20―40户农户要求组建网格18655个、设置网格员19185名,实现对全市所有农村人口监测管理全覆盖。落实监测对象动态调整,压紧压实基层网格员责任,新排查梳理有致贫风险户49户、153人,目前正在履行监测对象认定程序。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投入资金6651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1254.95万元,惠及29361人。投入资金1.6亿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签订协议44人。实施分类参保,资助困难群众参保16.4万人,资助金额4151.03万元,开展医疗救助服务14.4万人次,救助金额8545.91万元。抓好脱贫户、监测户等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已改造915户,完成率100%。投入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运行维修养护财政补助资金954.9万元,加强农村供水管理,坚持每月检测供水水质,确保饮水安全。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