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农业盛会激发振兴动力(3)

时间:2021-09-18 10:46人气:来源: 吉林日报

  本届农博会为商户入驻平台申请开通在线交易支付功能即可尊享免收平台技术服务费、入驻保证金及交易服务费的“红利”。通过开展“云展示”“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等,提升展示、宣传、洽谈、交易等功能,无缝链接国内外参展商、采购商、专业服务商及普通观众,实现一次参展、两个平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10+365”会展新模式,并以展会为核心,延伸物流、支付、信用体系、金融等服务结构,形成交易闭环,丰富展会内容,实现农博会升级。

  按照“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理念,举办网上农博会,开展线上招商、线上采购、线上销售、线上观展等内容,利用“网红”及“网红经济”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增加企业及客商关注度,扩大展会影响力,为建设常态化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打基础。

  强化保障——

  统筹搞好管理与服务

  每届农博会不仅是广大消费者的一场饕餮盛宴,更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汇报展”“大阅兵”。作为国家级展会,本届农博会从筹备到开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从多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保证了展会筹备工作顺利进行,如期举办。省市有关领导多次调度,现场办公,对展会主题设计和内容安排及疫情防控、安全办展等工作提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农博会组委会、执委会高位统筹,精心组织,重要问题把关定向,及时研究解决筹展办展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执委会办公室全力加强组织协调,统筹搞好展会管理和服务。

  ——农博会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和专家工作组,制订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展了疫情防控专题培训及应急演练,配备了防护口罩、测温枪、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各检票口作为农博会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卫健、武警、农业农村、教育等部门900余人严防严守,做到排查必做、体温必测、口罩必戴、消毒必做、突发必处;

  ——公交增设停车站点,轻轨地铁增加运力投入,直通车、摆渡车直达游客服务中心;

  ——公安、武警、消防、城管、保安、市场监管、环卫保洁等部门及专业团队近千人各司其职,合力保障展会有序进行;

  ——应急、水务、电力、民政、信访、会展办等部门和单位也都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做好农博会现场管理服务。

  未来可期——

  探索办展新模式

  农博盛会坚定绽放,八方宾朋共襄盛举。第二十届长春农博会落下了帷幕,但今后的农博会更加值得期待。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起点,站在农博会第二十一届的全新起点,长春农博诚意满满,高质量办好展会,对于引领全省、全市“十四五”现代农业发展、展现乡村振兴各方面成果、发挥农博会窗口平台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农博会不仅仅是静态展示产品,亦是产业交流、品牌拓展、技术推广、市场前瞻的大平台,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力。农博会通过深度触网,积极导入网络流量,并对农业各环节反哺,进一步拓宽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影响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任重道远,未来发展可期,吉林作为农业大省,要抓住历史机遇,把农博会这块“金字招牌”擦亮,汇聚各方优势,全力提升农业科技力量,将吉林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

  努力提升展会的国际影响力和专业化水平;围绕增强展会交易功能,集中力量打造永不落幕的区域农产品交易中心;围绕发挥展会示范引领作用,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示范推广,让农博会的科技成果在黑土地上开花生根结果;围绕提升品牌推介功能,借助长春农博会国家级展会的平台窗口,扩大吉林农业品牌的宣传推介,加快吉林农业走出去步伐;围绕提高展会的文化惠民功能,突出“农民的节日”这个主题,继续办好农民群众参与度高的文体活动,真正让农民群众参与到展会活动中,成为展会主体;围绕安全有序办展要求,探索应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在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切实把长春农博会打造成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的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不断提高长春农博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乘势而上,未来可期,让我们相约2022年,相约长春农博更美好的未来!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