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贵阳:每年带动近14万农民增收!三篇“茶叶文章”构筑绿色财富传奇

时间:2021-06-30 18:22人气:来源: 贵阳日报

  6月15日,阳光明媚、天朗气清,位于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的云山茶海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阵阵茶香沁人心脾。绿海中,茶农采茶忙,游客赏玩爽,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我们以‘公司+基地+农户’、反租倒包等模式,带动1500多户农户发展。”云山茶海负责人曹以杰说,云山茶海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还依托茶园走茶旅一体化发展之路。今年茶叶产量高、销量好,旅游也很红火,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旅游收入在600万元左右,仅端午假期就有一万多名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体验采茶、制茶等。 

  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小小的茶叶已成为贵阳强农富农、振兴乡村的“金叶子”。近年来,贵阳把“茶园子”作为“五子登科”主导产业之一,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强省会”五年行动为工作抓手,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全产业链纵深推进茶产业发展。 

贵阳:每年带动近14万农民增收!三篇“茶叶文章”构筑绿色财富传奇

  做好茶产业文章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花溪区久安乡茶产业的发展,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绝佳阐释。 

  久安乡地处阿哈湖上游,曾是个煤乡,鼎盛时期,境内有400多个煤窑,乡财政收入80%以上来自煤炭产业。由于过度开采,久安乡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1年,为保护贵阳市民的“水缸”,久安乡关停全部煤矿。 

  没了煤炭的支撑,发展何以为继?这时,山间一片片鲜嫩的绿叶带来了希望。依托当地54000余株古茶树,久安乡积极发展茶产业,引进龙头企业贵茶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了2.2万亩高标准生态茶园,带动村民走上了一条茶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子。 

  通过引进3条国际先进茶叶加工生产线,久安乡年产优质茶叶1900吨,生产的“绿宝石”茶远销海外,全乡有3200余户12000余人参与到茶产业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发展茶产业实现煤山变茶山、矿工变茶农、黑色变绿色的久安乡,是贵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在茶产业基地建设上,贵阳坚持“干净茶”理念,围绕“精品化、标准化”做文章,按照“南北两翼、三大区域板块”的格局,持续优化茶叶区域布局,南以花溪区久安古茶树和黔陶赵司贡茶资源开发为主、北加快建设以开阳县富硒资源为主的标准化茶园基地,着力打造以花溪为核心的出口茶基地、建设以开阳为中心的中高端茶生产基地、发展以清镇为重点的名优绿茶加工基地三大板块。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贵阳市茶园面积达28万亩,投产茶园23.5万亩,干茶产量达1.53万吨。今年一季度,贵阳实现春茶产量715吨,销售额超过6亿元。 

  此外,贵阳按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加快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了禾丰十里画廊茶旅线、久安古茶树旅游线、环红枫湖茶旅线等一批“茶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开阳、清镇、花溪、乌当等地的茶园每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依托茶产业,每年辐射带动近14万农民增收 

贵阳:每年带动近14万农民增收!三篇“茶叶文章”构筑绿色财富传奇

贵阳市观山湖区神鹊茶场采摘“明前茶”。杨文斌 摄

  做好茶科技文章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进入夏茶生产的旺季,在开阳县龙岗镇的南贡河万亩茶园,采茶工人正忙着用机械采茶。 

  “茶园的温度和湿度都很好,土壤酸碱度也适宜。”在茶园办公楼的监控室里,南贡河万亩茶园负责人李景平说,茶园建设了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测、数据采集分析等,让茶园管理既精准又轻松,茶叶的产量每年都稳步提升10%左右,“大数据很‘聪明’,让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施肥、提前预判进行病虫害防控等,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目前,贵阳有10余家企业在茶园基地建设了前端视频采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生产数据采集系统。 

  除了大数据帮忙外,贵阳以坚守质量安全为核心,健全茶叶质量保障体系,全市生产基地茶产品常年抽检合格率达100%;围绕质量安全管控,全市建设欧标茶园5万亩,开展绿色防控近8万亩,建立林灌草立体茶园3万余亩,确保了茶叶质量的核心竞争力。 

  贵阳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通过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目前,贵阳有茶叶生产企业11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2家,茶叶种植大户110户。 

  以机械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为方向,以“跨区域、跨季节、跨品种”拼配的数据化为目标,贵阳积极推动茶叶加工技术创新,制定茶叶种植、加工标准,初步形成初、精、深全面发展的茶叶加工格局,初步掌握红、绿、白、黄、青、黑六大茶类加工工艺和抹茶生产技术,产品的品类、品种、产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2014年,公司耗资3000万元引进‘红绿宝石’茶叶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了茶叶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在贵茶集团久安公司“红绿宝石”系列茶叶生产车间,该公司副总经理方正说,车间里的每条茶叶生产线每天可处理干茶2.5吨,实现一次投料、一次成型,真正实现茶叶生产的智能化、规模化、精品化、标准化。 

  此外,贵茶集团建设了“贵茶联盟”大数据管理系统、动态质管数据库和ERP生产数据系统,实现动态监控与智能生产协同,解决了名优茶规模生产品质稳定性难以控制的问题,打破了行业“明前茶”的局限,实现了常年各等级产品品质持续稳定的目标。 

  目前,全市已建成精制加工企业12家、深加工企业3家,引进清洁化初加工线100余条、精制加工线10余条、抹(碾)茶生产线3条,20余家企业通过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贵阳:每年带动近14万农民增收!三篇“茶叶文章”构筑绿色财富传奇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