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撂荒地”变为“高产田” 民和农民土里刨“金”有新招

时间:2021-05-21 13:58人气:来源: 海东日报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新时代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能落下农业农村,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确保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同步赶上来。而作为农业大县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在现代化进程中开辟了一条传统农村发展的新路子,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了新活法:大家从“土”里找出路,在“改”中谋转型,一大批过去无人耕种的“撂荒地”被重新种上了地膜玉米,过去几乎一文不值的耕地,重新披绿“生金”,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385吨玉米种子免费发放

  “一定要数清楚,不要弄错了。你再数一数对不对?”5月12日,青海农资民和配送中心,随着运输带的传送,一袋袋玉米种子被运送上了货车。等车装满后,3辆满载玉米种子的大货车向松树乡、李二堡乡等乡镇驶去。这是民和县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发展方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抢抓机遇,全力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的举措之一。

  据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物资管理员靳海青介绍,今年,民和县总共购进了13个品种385吨的玉米种子,其中,豫玉22号玉米种子就购进了94.5吨。这些玉米种子根据川水、浅山、脑山区域,分别免费发放到民和县各乡镇。

  “豫玉22号玉米种子属于晚熟品种和梁饲兼用品种,适合在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方生长。所以,我们就发放到了松树乡。”靳海青说,购进的13个品种当中有早熟的种子,也有晚熟的种子。屯玉168号、铁研53号是纯饲草性的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而豫玉22号玉米生长高度高,玉米棒子大,产草量高,金凯3号玉米秸秆粗,玉米棒子粗,产草量也高。免费发放玉米种子,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复垦“撂荒地”的积极性。

  村民从土里找“出路”

  当日11点,记者跟随其中一辆满载玉米种子的车辆来到了民和县松树乡。在松树乡政府门口,村民们开着农用车、拖拉机,合作社的工人们开着小型货车正陆续赶来,呈现出一派有序、繁忙的景象。

  “民和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自2008年推广以来,玉米栽培区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水浇地向旱地转移,栽培面积从2010年的12000公顷增长到2019年的23333公顷,年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累计推广面积达26万公顷。”民和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副主任刘选德说。

  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和品种带来的收益让松树乡崖湾村的马生全喜上眉梢。他种植的地膜玉米从最初的几公顷发展到如今的46.67公顷,马生全在同样的“土”里找到了别样的致富出路。

  马生全看到去年的收成挺好,今年又扩大了种植面积。“看到撂荒地挺多的,我就和家人协商了一下又扩种了6.67公顷,然后雇用了周边村民到地里干活。”马生全谈起扩种的事情喜不自禁。

  近年来,依靠党的好政策,民和县农业部门给村民们一亩地补贴地膜一捆,加上免费发放种子和化肥,一亩地补贴达到了220元左右,村民种地的成本就下降了。“原来没有铺地膜的时候一亩地产量在600公斤左右,收入也不高。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不但给我们免费发放种子、化肥,还给我们免费提供地膜。如果阳光足、水浇得好,一亩地产量能达到1000公斤,我们收入也有1350元左右呢!”马生全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认为和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他们从“土”里找到了出路,不仅赚到了更多钱,还换了一种“活法”。这都是“撂荒地”变身“高产田”带给老百姓的实惠。

  近年来,民和县松树乡充分认识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决扛起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牢牢守住耕地保护这一红线、底线、生命线和高压线,累计整治撂荒地16.8公顷,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硬核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撂荒地”变身“高产地”

  一个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带动的是一大片农户的增收致富,推动的是一个个乡村的蜕变振兴。民和县马营镇朱家山村的德民种养殖合作社不仅让村里的一些“撂荒地”重新有了生机,也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民和县虽然地处黄河和湟水谷地,但六成以上耕地均在干旱山区。曾经,由于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广种薄收,这里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力被迫进城务工,导致大量耕地撂荒。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