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海盐当好“麦田守望者”保障春粮丰产丰收

时间:2021-04-02 10:00人气:来源: 浙江农业信息网

  今年以来,海盐县克服强寒潮天气等不利影响,全力抓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保面积、保产量、保效益,打好春耕春管关键仗。据统计,今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达13万亩,占全省播种面积的8.2%,同比增长8.4%。目前小麦已进入拔节孕穗期,一类苗(壮苗)达到75%,比往年提高15个点左右,春粮丰产丰收在望。

  海盐县位于杭嘉湖平原,拥有耕地面积39万亩,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7.12万亩,是全国非粮食主产区的产粮大县,先后多次荣获国家和省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小麦是该县重要春粮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0万亩以上。

  一、守好面积,展现风吹麦浪壮阔景象

  一是“多种多补”增强种植热情。将小麦纳入该县种粮补贴重要品种,持续加大规模种植小麦扶持力度。在前年基础上,去年将规模种植小麦补贴从100元/亩提高到120元/亩,今年继续保持120元/亩的补贴力度;继续执行最优惠政策性保险,农户自负部分保费予以全额承担;突出“谁种粮谁受益,谁多种粮优先支持谁”导向,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向规模种粮主体予以倾斜。同时,将粮食生产贷款贴息作为当前政策兑现重点,推动海盐农商银行等三家银行快速落实2020年度粮食生产贷款贴息,可享受主体200余户,贴息金额超250万元,有效减轻主体春耕备耕资金压力。近三年,该县小麦播种面积连续保持正增长,规模化种植率从2018年的85%提高到今年的92%。

  二是“应种尽种”守稳种粮底线。将全县17.1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作为粮食增产保供核心区域,重点发展稻麦轮作,提高粮食复种面积,粮食复种指数保持158%以上。开展粮食功能区“非粮化”细化摸底,运用无人机遥感等技术,精准摸清非粮化现状。按照“应种尽种”的原则,稳步开展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坚决防止增量,逐步消化存量。在功能区内全面实行草皮“清零”行动,目标清退2160亩,已完成清退的320亩面积已全部改种小麦。实施甲鱼养殖业转型提质行动,分两年清退52.5万平方米甲鱼温室,目前已拆除复垦20.6万平方米,2408亩甲鱼外塘完成退养,逐步恢复粮食生产,其中400亩及时播种冬小麦。

  三是“建管并重”提升种收条件。作为全国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和全省18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之一,该县已累计建成涵盖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内容的高标准农田26.19万亩,灌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田间机耕路通达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嘉兴市率先出台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试行办法,2020年度5个新开工高标准农田项目形象工程完成度整体已达98%,其中2个已完工验收,建设进度居全省前列。加强建后管护,制定实施《海盐县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完成粮食功能区提标改造3.05万亩,小麦亩产较改造前提高了18公斤。

  二、守好产量,展现麦穗两歧丰收场景

  一是优选品种“保稳产”。选好麦种是基础,海盐县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对比评价,结合海盐县土壤、气候等实际,选用扬麦20、扬麦23、苏麦188等适合本地种植的小麦品种,具备优质、高产、稳产、高抗等特性,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通过优选品种,实现不易倒伏、抗病性好、产量稳定,全县小麦亩均产量从十二五时期的258公斤提高到十三五时期的280公斤。

  二是加强防治“控减产”。重点推广小麦防渍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履带式拖拉机配套开沟机开沟作业,提升麦田开沟质量。做好强寒潮及低温阴雨天气技术指导,要求农户及时疏通沟渠,清沟排水,时刻防止渍害发生,特别提醒冷空气来临前禁用除草剂,防止出现药冻害。以创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为契机,建立绿色防控核心示范面积2.5万亩,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深化稻田杂草综合治理配套技术拓展应用,针对小麦除草,首次开展麦田封闭试验,同时改进小麦飞防除草技术,不断强化植保技术储备更新。目前,全县小麦飞防除草效果达95%以上。

  三是精细管理“促增产”。准确掌握麦田土壤养分信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原则,今年已完成取样检测35个,为测土配方提供数据支撑,精准指导农户实际施肥。如针对缺磷地块,建议增施磷肥促小麦生根,在小麦生长后期施用叶面肥提高小麦千粒重。以稻麦为重点,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建立省级高产创建示范片(方)11个,其中海盐华星农场成为农业农村部小麦产业技术示范基地、万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省级高产攻关示范方、绿色防控示范区。2020年,该县小麦单产实现320公斤,同比增幅11.8%,创十二年新高。

  三、守好效益,展现麦农喜乐幸福笑容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