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南京四季花海助力乡村振兴、城市发展

时间:2021-03-16 15:17人气:来源: 南京日报

  仲春时节,南京最美赏花季再次开启。近年来,南京开花植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提升,从玄武到建邺,从江宁到六合,每个区都倾力打造了吸睛的赏花点,“花谷”越来越多、“樱花大道”越种越长,丰富的花资源不仅吸引南京居民闻香而动,更是吸引外地客前来打卡,也成为南京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南京“花经济”如何继续发力?记者进行了采访。  

  四季花海 全域旅游注入鲜活元素 

  春节后,被誉为“天下第一梅山”的梅花山进入盛开期,满山绚烂,令人心醉。  

  刚刚进入初花期的鸡鸣寺樱花大道这两天也熙来攘往,身穿汉服的少男少女,拉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成群结队在树下拍照留念。外地网友“怀蓝”在美食APP上发表评论:“樱花还没全开,但樱花茶已经提前热起来,排队等了十多分钟。”  

  怕鸡鸣寺太拥挤,还可以去新景点看花。长江岸线边,“最长樱花大道”的纪录去年被各个区接踵刷新:长江江宁段19.08公里的滨江岸线上,4800棵樱花娉婷而立;幕燕滨江风光带全长3.7公里的樱花观赏区,5052株樱花蜿蜒旖旎。再过十天半个月,在江风吹拂下淋一场粉色“花瓣雨”,将是南京为游客准备的牛年“新节目”。  

  这些年对于南京人,赏花已是生活中的烟火日常:春有南理工二月兰、鸡鸣寺樱花;夏有绣球公园的绣球、玄武湖荷花;秋有湖熟菊花展、江心洲粉黛乱子,冬有梅花山蜡梅朵朵,金陵四季花事不断。丰富的资源推动南京“花都”热力值飙升:携程旅游大数据(2019年)显示,南京人对踏青赏花游喜爱程度排名全国前十;途牛旅游网大数据(2019年)显示,南京市入围国内热门赏花游目的地“人气前十”。  

  颜值变现  乡村“风景带”变“产业带” 

  近几年,南京打造美丽乡村,“花海”几乎成了“标配”。好风景不仅拓宽了全市旅游资源,更带活了产业带,带鼓了农民皮夹子,带火了一个个乡村振兴的活样板。 

  傅家边梅园是全省最大的乡村果梅园,被誉为“十里梅岭,万亩梅海”,拥有蜡梅、玉蝶梅、朱砂梅、绿萼等130多个梅花品种。傅家边梅花节已连办21年,溧水区文旅局产业科负责人郭小青介绍,梅花节期间,傅家边单日游客量最高超10万人次,溧水梅花已成为当地一张响当当的形象名片。多年来,“上午赏梅花,中午吃农家特色菜、下午采草莓”的一日赏花游曾是游客的“标准动作”。“游客吃一顿饭就走了,周边农家乐忙完中午,晚上基本上没有人吃饭。”郭小青说,为了把游客留下来,从2017年开始,傅家边梅林增加了赏夜梅项目,并不断提档升级。 

  游客多了,停留时间长了,梅林中的小村落——洪蓝街道傅家边社区山凹村火了。村民纷纷在自家院子开农家乐、办民宿,在生态发展中寻找“致富路”。村口野香农家乐的老板肖波过去靠外出打工谋生,如今和乡亲们一起回村创业。他乐呵呵算账:“不愁客源,一年忙下来年收入超过50万元!”目前,山凹村的28户村民全都在家门口创业,山凹村成为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江宁区谷里街道徐家院村,60亩花海即将迎来盛放期。“等这股寒气过去,花就要开了,到时候村里全是人,热闹极了!”正在收拾花田的村民马吉康停下手中的工作,笑着跟记者打招呼。  

  曾几何时,徐家院曾因交通不便、缺乏主导产业,村里日渐凋敝。2016年底,谷里街道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出新房屋、拆除披棚、整修道路,并对村里闲置荒地进行整治,结合地貌特点,打造特色田园种植与绚丽花海完美结合的核心景观。从春日里的郁金香到秋天的百日菊,田畔种花种出一片好风景,拉动“赏花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迅速打响了徐家院的知名度。每年花朵绽放时,徐家院日均游客量超万人,全年接待游客总量近30万人。  

  花朵只能看看,村里的效益从哪里来?张溪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富园算了一笔账,从短期经济效益看,一年两季花海的种植管养费用是200万元,却吸引了30万名游客纷至沓来,直接带动了村里乃至全街道餐饮、民宿消费过亿。从更长远的社会效益看,“花海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当地老百姓的资产升值,进一步拓展了他们创业就业的途径。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