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盐碱化环境下,有害蓝藻水华发生跟“它”有关

时间:2022-03-01 16:16人气:来源: 科技日报

  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是引起蓝藻水华的优势藻种之一,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严重威胁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随着盐碱化地区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大量农田退水和水产养殖废水的排放将导致地表水体碱性盐含量升高,对水体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产毒过程可能会产生影响。但目前这方面的定量化研究还鲜有报道,其内在的影响机制也不清楚。为此,东北地理所科研人员开展了盐碱胁迫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产毒影响及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以期揭示不同强度碱性盐胁迫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生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量化胞内外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含量变化,阐明铜绿微囊藻对碱性盐胁迫的响应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一、低浓度碱性盐胁迫(EC = 2.5 mS/cm) 提高了M.aeruginosa光合色素和蛋白质含量,促进了藻细胞的生长;中浓度碱性盐胁迫 (EC = 5.0 mS/cm) 进一步提高了M.aeruginosa光合色素含量,激活了细胞的保护机制来抵抗碱性盐胁迫,使M. aeruginosa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和细胞超微结构未受到影响;高浓度碱性盐胁迫 (EC="7.5" mS/cm) 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对M.aeruginosa产生细胞毒性,显著 (p < 0.05) 抑制了藻细胞的生长。

  

  

盐碱化环境下,有害蓝藻水华发生跟“它”有关

  碱性盐胁迫对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生长和产毒的影响。(受访者供图)

  

  二、碱性盐胁迫可促进M.aeruginosa胞内外MC-LR的合成,低浓度碱性盐胁迫条件下胞内MC-LR含量最高,而高浓度碱性盐胁迫条件下胞外MC-LR含量最高,上调的mcyH基因通过促进胞内主动运输加剧了胞内MC-LR向胞外的释放。本研究为盐碱化环境下有害蓝藻水华发生和MC-LR污染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于婧为第一作者,祝惠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和中科院青促会项目的共同资助。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科技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