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甘肃】擘画陇原乡村振兴新蓝图——我省加快乡村规划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2)

时间:2021-09-10 13:46人气:来源: 甘肃日报

我省积极探索实践,在现有美丽乡村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基础上,按照国家“多规合一”要求,选取5个市州13个不同类型的村庄作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一二三产业融合、全域全要素管控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全面推动村庄规划编制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编制经验。

除了安果村入选全国村庄规划优秀案例,甘南州合作市佐盖曼玛镇美武村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规划优秀案例。

美武村于2020年被确定为省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结合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创建、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和“五无甘南”创建,统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

多规合一,统筹要素,实现村域一张蓝图管到位。我省着力引导各地“一个村只有一个规划本子”,统筹村庄生态、生产、生活全要素,统筹水路电气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定位布局、村庄建筑风貌控制,统筹村庄当前发展和长远目标,一体谋划村域发展、编制村庄规划,注重与上位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村域发展“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我省在乡村规划中着眼粮食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的红线,保护自然生态,坚守生态安全的底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历史文化保护、村庄建设边界等各类空间管控边界。同时突出集约性,最大限度提高用地效率,加强县城、乡镇、乡村的编制规划,加快城乡融合。

今年,全省计划编制规划的村庄3828个。截至目前,已编制规划的村庄3686个,其中新编3108个、修编577个。

因村制宜,各具特色

甘肃地域狭长,地理气候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省在乡村规划中因村制宜,留住乡土文化,保留乡土味,不搞大拆大建,突出地域特色,防止千村一面。

陇南,陇上江南风光。记者走进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燕子河清溪潺潺,麻柳树枝干苍劲。村内古道、古宅、四合院等建筑错落有致,石碾、磨盘、石马槽、石碑等遗存随处可见,有立于清道光十九年的拴马桩,形成独特的农耕文化景观。

沿着清溪而上,咖啡吧、酒吧、书吧、陶艺吧、农家客栈鳞次栉比。在高大门庭、坐东向西的朱家大院旁,挂着“五福临门”招牌的民宿,别具一格,外表古朴,内饰现代,吸引了兰州、西安、广元、汉中等地游客慕名而来。

目前,康县已建成美丽乡村350个。康县把全县作为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规划,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项目建设规划等多项规划有效整合,多规合一,350个村实现了规划、设计全覆盖,其中《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荣获2020年度甘肃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平凉,陇东黄土高原。记者来到崇信县柏树镇木家坡村,村内道路宽阔平坦,两侧树木吐绿、鲜花盛开,墙上的宣传画别具特色,古色古香的院落排列整齐。

木家坡村在省、市、县支持下,科学规划编制村庄,突出了种植养殖基地、农业园区、农耕田园文化等元素。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对村里的杂草、垃圾进行清理,拆除了危旧房,同时建了村记忆馆,保留了石磨、推刨、风车等历史遗存,留住田园乡愁;房前屋后种植树木,悬挂了簸箕、草篮、木锨等旧物件,田边路旁种满了鲜花和向日葵,乡土气息浓郁……经过一番“梳妆打扮”,全村彻底改变了模样。村里人还重振民俗传统——弦子腔,极具特色。

临夏,盆地地貌景象。记者来到康乐县苏集乡塔关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走进村民马进军家,小花坛月季花艳丽绽放。前院里是牛舍羊圈,干净整齐;中院是崭新漂亮的砖瓦房,院子亮堂而宽敞,专门建有红色预制板的储物间,里面放置粮袋、农具、家什等;后院是卫生厕所,砖泥墙、白瓷砖,新改建的水冲式厕所。

临夏州按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突出特色、尊重差异,分类逐村编制乡村规划,力求编制的村庄规划符合实际、各有侧重、不相雷同。

嘉峪关,河西戈壁绿洲。嘉峪关市采取“留白”管控、机动指标预留等弹性管控方式,引导各类土地高效利用和设施合理灵活布局,立足三镇各村特色,村庄规划不搞大拆大建,努力留住乡土韵味、突显乡村本色,保护传统村落、保存原始风貌,复兴乡土文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打造有特色有魅力的田园乡村。目前,嘉峪关市村庄规划编制已实现17个行政村全部覆盖。

陇南朱家沟村、平凉木家坡村、临夏塔关村,嘉峪关3镇各村,各有千秋,特色鲜明,是我省乡村规划建设的一个个缩影。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