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锚定“两个确保” 交上出彩答卷 乡村振兴路上自信满怀

时间:2021-10-22 14:56人气:来源: 河南日报

  “兰考不仅有责任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致贫的底线,还要创新机制、总结经验,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有招数、在乡村振兴上作示范、在县域经济成高原上起高峰,走出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共同富裕框架下的中国之治——兰考之路。”谈起乡村振兴,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李明俊表示,“兰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信满怀。”

  自信还源于心中有思路、行动有力度,源于创新实干,源于瞄准的是高标准、作示范。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继张庄之后,惠安街道何寨村成为兰考又一“网红”乡村:借村里的万亩梨园、红薯等特色产业和仿古建筑一条街,深挖民俗文化、梨文化、餐饮文化;农家院子拆掉围墙重新设计,打造一户一景、一户一园的新民居;成功举办元宵文化节、梨花节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网红”来打卡。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兰考城乡正悄悄发生着深层次转变。

  顺应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兰考持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功夫,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中“拓展”的首要含义是帮扶对象的拓展,意味着贫困边缘户、低收入户等相对贫困人口将成为长期减贫的重点关注群体。

  兰考在持续性、全面性、整体性、长效性上下大功夫,从3月1日起启动了大走访。“用3个月时间,再搞一次精准识别,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000元的农户全部找出来重点帮扶。”兰考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伟峰说。

  除了脱贫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家庭外,兰考还新增了零劳动力家庭、大病户、独生子女户、双女户以及收入骤降或支出骤增幅度较大的家庭等帮扶对象,共识别低收入人群1643户5548人,按照国家“三类监测对象”标准确定纳入国家系统1037户3390人。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兰考县打破以往指挥部、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第一政委或第一组长的惯例,建立起“五部六组两会”工作推进新机制;县级干部以上率下,坚持每周入村入户走访,掌握群众需要解决的难题;按照“支部连支部、干部联到户”组织架构,全县4817名帮扶责任人已全部分包21955户74823人脱贫户以及监测对象;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培养、识别、选用干部,每年评选“驻村工作标兵”50人,优先提拔重用……

  “我们优化乡村班子结构,向换届要潜力要活力。新一届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高中及以上学历,分别较上届降低5.9岁、提升23%;乡镇党委班子35岁以下占比54%、本科以上学历占比74%。”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卫波介绍。

  打造乡村振兴特色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村庄振兴,而是全域振兴,县一级要把乡村振兴放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中,带动整个县域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李明俊说,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视察时提出了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指示,为兰考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兰考从中找方法、找标准,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体系,引导群众在产业链发展中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为县域经济夯实发展基础,开始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壮大现代家居产业体系,叫响“河南人买家居到兰考”;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突出全产业链发展,建立“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兄弟干中间、普惠金融惠全链”发展模式;以蜜瓜、红薯、花生等兰考“新三宝”为抓手,塑造“拼搏兰考好产品”,壮大特色富民产业。

  截至目前,兰考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37个,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08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3个,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绿色食品认证破百县,“拼搏兰考好产品”获得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当年焦裕禄书记为治理“三害”带领群众种下的泡桐,经专家鉴定是制作民族乐器的最佳材料。目前,兰考共有各类民族乐器及配套企业219家,从业人员1.8万余人,年产各类民族乐器70万台(把),音板及配件500万套,年产值20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35%。

  以绿色发展理念经营城乡,以改革打破固有束缚激发活力,兰考的步子越迈越大,越走越顺。

  打破村党支部书记入口、待遇、晋升三个“天花板”,解决住房上学、发展筹资、能力提升三个难题,兰考通过“三破三解”激励起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的勃勃斗志。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