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赤牛坬村:“高高山上一头牛” 山坳坳里演绎富民剧(2)

时间:2021-07-12 10:31人气:来源: 陕西日报

  “为了让群众演员有自信,敢于在舞台上表演,我对他们除了鼓励就是鼓励,除了夸奖还是夸奖,我时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是陕北农耕文化真正的艺术家’。”张胜宝说,“村民年龄都比我大,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一开始大家觉得新鲜还配合,随着问题的出现,我指挥得也就多了起来,有些人就不耐烦了,要么不来排练,要么现场撂挑子,甚至有人指着我的鼻子大骂‘胡折腾’。”想起这段经历,张胜宝说他自己都不知道悄悄流过多少次眼泪。

  2015年农历八月十五,赤牛坬村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终于迎来了首场演出,300多名周边县区的游客成了第一批观众。当落幕的乐曲响起,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的那一刻,作为总导演的张胜宝,激动得泪流满面。

  之后,张胜宝又对这部实景剧进行了3次修改,把演出分为序篇、劳动篇、爱情篇、祭祀篇、尾声五个篇章,出演的村民达到136人。这部剧很快成为佳县乃至榆林市的知名旅游文化产品,不断吸引来大批游客。

  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7年8月28日,沿黄公路正式通车,黄河畔的赤牛坬村迎来了更多游客。从此,赤牛坬村每年以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结合陕北传统风俗,开展一系列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伴随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赤牛坬村的集体经济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赤牛坬村通过村民入股的形式,一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边实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乡村旅游模范村、美丽宜居村庄等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当地村民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参加演出的村民,每场都有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劳务报酬。此外,各家各户还可以通过出售农副产品、开农家乐以及为景区做配套服务等经营项目增加收入,群众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

  赤牛坬的沟沟峁峁见证了村子的蝶变和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心劲儿。持续火爆的乡村旅游不仅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增收效应,也为当地最具特色的红枣产业结构调整找到了方向。借助红火的旅游生意,赤牛坬村专门设立了游客餐厅,推出了“全枣宴”和特色红枣旅游产品,让家乡的红枣“身价倍增”,为村民又增加了一条增收渠道。

  “我们想借助发展旅游的大好时机,开始逐步流转村民枣林,统一管护统一经营,将枣林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现在不但种枣,还能种‘景’,不仅收获了红枣,还能改善景观效果。”高根根说。

  据统计,2019年,赤牛坬村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0多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1.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600万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村里的旅游收入有所下降。但今年正月,全村举办新春旅游活动月活动,实现各项旅游收入300多万元……

  “入夏以来,我们这儿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周末游客更多,今年村集体收入肯定能突破1000万元。”高根根语气中透着自豪。

标签:

热门标签